第25章病急乱投医
范仲淹是从曹琮那里得知欧阳修即将路过。曹琮是从狄青那里得知欧阳修即将路过。
狄青已经在京中任职。他向曹琮赠予重礼道谢之后,曹琮本没想过与狄青私下结交。
狄青是赵祯自微末一路破格提拔。
宋太祖规定,皇帝下诏必须经过外朝审议后才能执行。但实际上皇帝常“事从缓急",不经过外朝审议便直接下御笔手诏,称“内降”。尤其是有战争时,达疆事急,没空等两府审议,皇帝常常直接“内降”。赵祯当皇帝后,在政治上很开明,相对宋朝其他皇帝,较少不经过二府直接下达诏令。他的“内降”大多用在了宋夏战争提拔底层将领中,尤其偏爱狄青。狄青才三十七岁,便从一介黥面兵卒成为禁军精锐捧日军、天武军的都指挥使。禁军上四军中已经有两军都由狄青掌控,这升迁速度在武将中十分罕见。尤其勋贵武将的地位自真宗朝后期以来一直被打压,狄青这升迁速度更加碍眼。朝中许多人都颇有微词。
狄青是皇帝一手提拔的心腹新贵,曹琮则属于旧贵。两人皆是谨慎寡言的人,自然默契地不攀交情。
谁知赵祯特意召来两人,让曹琮和狄青私下多结交。曹琮年老,又常在战场奔波,多次受伤,身体看似矫健,实则里子已经掏空。他在禁军统领的位置上坐不了多久。虽然赵祯还未把曹暾的身份告诉狄青,但已经属意狄青成为曹琮的接班人。
曹琮和狄青便奉旨有了私交。
范仲淹又悄悄拜托曹琮多提点狄青。曹琮和狄青的私交便更加密切。狄青才会找曹琮说"闲话”,寻求曹琮的指点。庆历三年,公使钱一案中,狄青的上司张亢被弹劾,狄青也牵扯其中。欧阳修上折为狄青辩护,请求朝廷不要伤害有功之将。狄青没被牵连,纵然有皇帝对他的偏护,他也一直记着欧阳修帮他辩护的这份情。
朝中公卿倾轧,狄青只是一介武将,没资格置喙,只暗地里关心欧阳修的行踪。待欧阳修贬谪途中路过东京城,他就想前去探望,略表心意。但他又担心会给欧阳修添麻烦,便向曹琮请教。
狄青为皇帝心腹,时刻被人紧盯着。曹琮建议狄青不要亲自去探望正处于风口浪尖的欧阳修,只悄悄派人赠送财物即可。狄青照做。回家后,曹琮将欧阳修之事告诉范仲淹。
虽然狄青不好亲自探望欧阳修,但已经是朱夫子的范仲淹可以去。范仲淹原本考虑欧阳修过于耿直,不想在欧阳修那里暴露。曹暾举手非要去,并扬言朱夫子不去自己也要偷偷去。
见到曹暾很罕见的顽皮一次,范仲淹便从了。他想着不直接告诉欧阳修太子的身份。但若欧阳修猜到了,以太子如今的处境,欧阳修的耿直或许是好事。如果在他死后,皇帝要做出伤害太子的事,欧阳修一定会奋不顾身保护太子。
范仲淹看着飞速收拾行李,恨不得长翅膀飞走的曹暾,笑着摇了摇头。韩稚圭的文名胜于欧阳永叔,太子面对韩稚圭时兴趣缺缺,却对欧阳永叔如此推崇。韩稚圭若知道了,肯定很难过。曹暾去哪,曹佑自然也去哪。范仲淹带着曹佑和曹暾离京不久,就发现了不对劲。
曹暾在京中表现出来的对欧阳修的热情,怎么突然冷却了?范仲淹满心狐疑地打量曹暾。
曹暾坦然接受范仲淹的打量。他已经顺利出门,不需要再演戏。演戏多累啊。
范仲淹深呼吸了一下。他点了点曹暾的额头:“我看你并不敬仰永叔吧?”曹暾睁大眼睛:"敬仰。”
范仲淹道:“我不信。你若不说出实情,我们现在就回京。”曹暾为难。那实情不能说啊。他总不能说自己被害妄想症,担忧小公主死后皇帝迁怒自己?
曹暾看向曹佑。
曹佑指着自己的鼻子。
曹暾点头。
范仲淹将手兜在宽大的袖口中,好奇地看着叔侄二人完全看不懂的眼神交流。
曹佑硬着头皮帮曹暾想借口:“暾儿还是敬仰欧阳公的,只是不擅长表达情感。”
范仲淹静静地看着曹佑。
曹佑声音越来越小:“也有可能是我太尊敬欧阳公了,暾儿急我所急……”范仲淹忍俊不禁:“行了行了,别再为他找借口。暾儿就是想多在外游玩几日吧?”
曹佑摸了摸鼻子。
曹暾重重点头:“没错。不过我也确实好奇欧阳公,没骗夫子。”范仲淹问道:“那你为何不直接对我说好奇?”曹暾:“那多不礼貌啊,还是敬仰好些。”范仲淹乐了:“你现在就礼貌?”
曹暾:“是夫子逼我说的。我原本很礼貌。”范仲淹伸出手。
曹暾躲到曹佑身后。
曹佑转身,双手穿过曹暾的胳膊窝,把曹暾提起来,再转身放下。曹暾回头:“小叔叔,你过分了。”
曹佑眨了眨眼,不说话。
范仲淹笑着在曹暾脑袋上轻敲一下,到底没舍得用戒尺。曹暾就在夫子敲他脑袋的时候闭了一下眼睛,都不肯装出个疼痛模样。曹佑叹气。全家人都这么宠暾儿,暾儿的性格还能改吗?曹佑忧心忡忡地继续温书去了。他有一点没撒谎,又能见到一位庆历名臣,他确实很激动,一路上都在温书,想给欧阳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