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东宫弃妃翻身日常> 酿作万霞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酿作万霞觞(2 / 4)

房亲戚的疏离和微妙的自卑:“殿下也知道臣妾自幼长在平城,与大伯一家向来不算亲近。直到陛下赐婚,臣妾要入住东宫,才第一次见了这位大伯母。不熟。”李元祁未置可否,目光转向孟氏身旁那两个粉雕玉琢的孩童,又道:“这两个孩子,爱妃想必也不甚熟悉了。”

文简再次仔细打量那两个孩子-一男孩虎头虎脑,眼神清澈明亮,女孩眉眼精致,神情却略显早熟,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观察。她虽然不认得,可这两个孩子的面容在原身长孙简的记忆深处却鲜明无比。这是她已故兄长长孙胜留下的血脉,一对龙凤胎,长孙珩与长孙琅。兄长战死沙场后,父亲掌管粮草转运,常年在外,两个孩子便被寄养在长孙相的国公府。

原身与两个侄儿感情极好,知道他们在府中处境尴尬,几次动过念头想接到身边抚养,却又因自身在东宫的境地,几次作罢。“殿下真是爱说笑。这是臣妾嫡亲的侄儿侄女,珩儿与琅儿,臣妾怎会不孰?”

文简语气如常,心中却暗骂这狗男人还真是在试探她。李元祁微一点头道:“竞已长得这么大了。”文简暗自撇嘴,口中却道:“是啊。”

此时,孟氏已携两个孩子走到近前,恭敬下拜:“臣妾孟氏,参见太子殿下、太子妃殿下。”

两个孩子也乖巧地跟着跪下行礼,长孙珩声音响亮:“参见太子殿下,姑姑!"女孩长孙琅则细声细气,礼数周全。李元祁道:“国公夫人请起。”

文简起身虚扶:“伯母快请起,自家人何须如此多礼。”长孙珩一见文简,忍不住大声道:“姑姑!珩儿想和你坐!”长孙琅却轻轻扯了扯哥哥的衣袖,小声提醒:“哥哥,你忘了大祖母的嘱咐了?"她眼睛里面满是对姑姑的依恋与渴望,却又被家规教导所束缚,显得格外隐忍懂事。

孟氏脸上是慈爱的笑容:“适才珩儿和琅儿说想念太子妃殿下,臣妾便带他们来给娘娘请个安。只是娘娘与殿下事务繁忙,臣妾已嘱咐过孩子们,见了礼便回去,万万不可打扰两位殿下。”

她是一副菩萨面,但不知为何,文简看了总觉得心心里不舒服。她低头,正对上小女孩的眼神……

她本来不喜欢小孩,也从没想过要生孩子,但面对这样小鹿般清澈的眼眸,实在难以硬起心肠。

“既然孩子们想留下,便留下吧。”文简笑道:“太子殿下仁爱宽和,最是体恤小辈,定然不会在意的。是不是,殿下?”李元祁被她架在高处,没办法不答应。只淡淡瞥了她一眼,唇角微勾,算是默认。

孟氏又细细叮嘱了孩子们几句“要听话”、“莫要麻烦殿下”云云,方才行礼告退。

文简将两个孩子带到自己席位的锦垫旁坐下。她没有带小孩的经验,面对这两个软乎乎的小东西,只觉得新奇又无措。见长孙珩的目光一直黏在几案上那碟玲珑剔透的玉露团上,她便将那碟点心端到他面前,问道:“想吃这个?”

长孙珩眼睛瞬间亮了,用力点头:“姑姑,我可以吃一块吗?”“当然,都是你的。”文简将碟子推到他面前。小男孩伸手就要去抓,却被长孙琅拦住。

明明是妹妹,却像个长辈般,一本正经地告诫:“哥哥,可要记得在外进食,每样不可超过三口,多了便有失体统,会被人笑话的。”文简听得直皱眉,这是谁给小孩子立的破规矩?“谁说的?"她忍不住问道。

长孙琅抬起头,不解道:“姑姑,是您以前教我们的呀。”“……“文简一时语塞。

身旁传来一声几不可闻的低笑。

文简回眸,李元祁正把玩着手中的酒盏,像是没注意到她似的。她转回头,对着两个孩子,决定“拨乱反正"“那是从前姑姑想不开。现在姑姑觉得,人活着,开心最要紧,其他的规矩,都没那么重要。你们若是小小年纪就被这些条条框框束缚着,这也不能尽情,那也不敢放纵,长大了更没机会。那岂不是一辈子都活得憋屈?所以,随便吃。”

这一次,李元祁没有笑,空盏落在桌上,他目光凝着亭外摇曳的菊影,神色莫辨。

两个孩子似懂非懂,但“随便吃"这三个字是听明白了,立刻欢天喜地地拿起点心小口品尝分享起来。

文简含笑看着,看着看着却觉出些不对。

长孙家是顶级门阀,孩子怎会对这等寻常宫点露出这种稀罕模样?她打量他们的吃相,忽而轻轻拉过长孙琅的手,挽起她那件崭新的外衫袖口一一果然,里面衬着的寝衣布料一般,还有些发黑泛黄。国公府绝不至于短缺两个孩子的用度,这分明是底下伺候的奴仆懈怠惫懒,不肯勤加浆洗更换!

文简的脸色微微沉了下来,正欲细问,一阵清脆的笑声由远及近。“太子妃嫂嫂!”太华公主李宝珍盛装打扮,像只快乐的花蝴蝶,拽着姐姐李长宁跑了过来,小脸兴奋得通红,“我们来行酒令玩吧!就等你啦!”文简本就是个饮中客,闻言来了点兴致,爽快应道:“好啊!公主想如何行令?”

原身长孙简的家庭虽比不上京城显贵,但她教养很好,琴棋书画并京中贵女喜好的那些玩意也是样样精通。

李宝珍又眼巴巴地看向李元祁:“二哥也来嘛!”李元祁道:“你们玩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