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那薛蟠都因素日有这个名声,其实这一次却不是他干的,被人生生的一口咬死是他,有口难分。】
所以不是薛蟠,就只剩琪官了,难道琪官还自己去忠顺王府告发自己不成?
再看薛蟠这段话:
【薛蟠道:“你只会怨我顾前不顾后,你怎么不怨宝玉外头招风惹草的那个样子!别说多的,只拿前儿琪官的事比给你们听听:那琪官,我们见过十来次的,他并未和我说一句亲热话;怎么前儿他见了,连姓名还不知道,就把汗巾子给他了?难道这也是我说的不成?”】
连大傻子薛蟠都觉出不对劲了,显然宝玉没有刻意去招惹琪官,是琪官跟出来的,而且宝玉一开始给琪官的是一个扇坠,就算被人知道也无妨大碍,可是琪官却还他一条私密之物汗巾,还主动向宝玉索要了一条,才造成互换汗巾这件事。
很显然,冯紫英从请客,到琪官跟宝玉互换汗巾,都是北静王安排的。
那天冯紫英回去跟北静王一说,北静王当下给了琪官汗巾,让他第二天就安排了宴席。
所以最后的结果是北静王的一条茜香汗巾,换了宝玉的扇坠,将来落在黛玉身上。
宝玉把袭人的松花汗巾给了蒋玉菡,将来落在袭人身上。
袭人嫁给蒋玉菡,也和北静王脱不了关系,不如琪官一个以色侍人的戏子,怎会和袭人扯上干系。
北静王利用琪官,结交宝玉,和宝玉互换汗巾以后,再透露给忠顺王府,为的是离间忠顺王府和贾府的关系,而他步步为营,实际上有他的目的。
作者这里提到铁网山打围,显然在影射康熙47年,即1708年康熙在木兰围场废太子一事。
忠顺王爷影射的是雍正,北静王影射的是其他皇子。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吴伟业和冒辟疆不是作者的原因,因为明显这部小说是融合了顺治时期和康熙、雍正年间,冒家和曹家两家的事情,而冒辟疆和吴伟业在1700年以前就都过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