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凤鸣山(27)
白驹过隙,已至芒种。
慕少微藏于村外的林间,在依次练完五行剑决之后,难得陷入了迷茫。只因她发现,她似乎是个废柴五灵根……五系剑法她都使得,却不是每一系的剑法都练得通达。
练火土两系剑法时,她的进展堪称神速,基本两个日夜便能大成。练金水两系剑法时,她的进展也极为顺利,一般七天内可达化境。唯独木系剑法练得滞涩,饶是有前世的经验铺垫也进展缓慢,一度让她以为体内没有木系灵根。
按理说,不适合自己的剑法就应该早日舍弃,主攻契合的剑道才是长久之计。
奈何剑修皆犟种,她这个"天下第一剑”更是犟种中的犟种。越不好练越要练,越难修成越要修,连万剑都能归一,凭什么五行不能练通?总之就是别多想,干就完事儿了。
她前世是金灵根,金克木,练起木系剑诀尤为顺畅,几乎没碰到过什么关卡。既然擅长过,何必舍弃掉。没道理她上辈子行,这辈子就不行,左右闲着也是闲着,就算没灵根也练着,又不亏。
谁知练了不过半月,她越修越顺,仿佛这条木灵根凭空长了出来。更荒谬的是,一个月后她的木系剑法已臻化境,甚至比前几套剑法练得更好,还把蛇身的筋骨都锻了一遍。
所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什么都能练应该算五灵根,可一开始并非什么都练得顺。剑法的练成有快有慢,暗示灵根驳杂,五行分配不均,灵息流通不畅。但每一类剑法又能修到极致,这绝不是一个杂灵根该有的潜力。她也猜测会不会是撞了大运,得了那条万中无一的混元灵根?只是,根据她对师尊的了解,混元灵根生来得天独厚,无论是练剑还是修法都没有“滞涩”一说。她练木系剑法有滞涩,那她就不是。真难啊,她居然无法用过去的经验来判断她的灵根。究竟是灵根驳杂还是蛇身特殊,是方法过时还是人修的法门无法针对蛇妖,亦或是乌梢蛇这个品种就没入道过,她一入道就打了天道一个措手不及,以至于袍还没想好要给她捏个什么灵根?
胡思乱想一通,她不打算再耗,干脆结束了剑修的早课,早早回去蹲守学堂。
如今,幼童们大致学完了千字文,虽说他们资质参差,进度不一,大部分还停留在只会读不会写的阶段,但只要识字了,她的引气诀就可以搬到台面上,引导他们去发现,去背诵,去感悟。
只学会一千个字是不够用,但有些字他们不认得,书吏会不认得吗?小孩总喜欢背一些朗朗上口又课上无用的东西,大人越阻止,他们便背得越起劲,想来引气诀的待遇会与童谣等同,传播甚广。而她要做的,只是成为推手而已。
慕少微开始物色人选,良久,她相中了几个喜欢找野食的小孩。大
夏至,水田里的地笼被小孩扯起,抖出不少水中野货。他们端来木盆,娴熟地分拣着笼里的食材,鱼归鱼,鳝归鳝,偶有几条蛇在其中,也被不怕蛇的分了。
“泥蛇腥味大,你也要?”
“要!把皮一剥放猪油里一炒,什么腥味都没了。”“你家还有猪油啊,我家三天没见油花子了,阿爹说得进山打只獐子熬点油吃,不然馍馍都不香了。”
“诶,快看!那是什么?”
几个孩子闻声转头,就见平静的水田荡开波纹,有一条背生剑脊、足有五尺长的乌梢拨开稻茎,缓慢地游过他们跟前,再慢腾腾地爬上田埂,游向远处。小孩们一怔,回神后立刻大叫出声:“蛇蛇蛇!好长一条蛇!”他们一下子来劲儿了,抄起石头泥巴和棍子,扒拉着草鞋追了上去:“抓住它!快抓住它!这蛇我见过,是草上飞,没有毒!”一句“没有毒"彻底振奋人心,一群孩子迅速追来,却见原本"腿脚不便"的蛇突然溜得飞快,头也不回地朝野林中窜去。这时,追蛇的孩子就分成了两拨。一拨见前头是野林,便不打算追了;一拨追上头继续跑,压根不管前头是什么。
“别追了,婶子说过不能进树林!你们回来要挨打的!”“你不说谁知道我们进了林子?不准说,等抓到那蛇了,我分你蛇段吃。”就这样,七八个孩子追进野林,又莫名其妙地拐进一个山洞,虽然追丢了蛇,但他们在山洞中发现了一块刻了字的石头。“这石头上有字,好多字啊!”
“引气……引气什么?”
“念′诀',先生前天才教过,你又忘了。”“引气诀,这是什么啊,先生讲过吗?”
他们七嘴八舌地说着,又出于好奇,磕磕绊绊地念了起来。可惜他们识字不多,一整篇引气诀被念得七零八落,慕少微躲在暗处细听,恨不得捂住耳朵。哦,蛇没有耳朵,也没有手捂。更悲伤的是,她费了大劲才刻完的引气诀无人识货,只换来孩子们的一句“看不懂,没意思”。也是,童谣浅显易懂,引气诀艰深晦涩,它到底不是童谣,看懂是需要门槛的。
可笑她操之过急,居然觉得一群才学完千字文的孩子能悟……终究是她天真了。
眼下唯一的收获是几个孩子决定去请书吏来,顺便让村人也来瞧瞧这块刻字的石头。不管结果如何,这引气诀总归是送出去了。慕少微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