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帝一臣> 封侯拜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封侯拜相(3 / 4)

她的行走坐卧,每一处都是伤心欲绝的表现。

“夫人。“郑清容上前对她施礼,见她从国子监的方向而来,心中有了不少定论,“夫人是去收拾苗小公爷的遗物了?”她其实不太想提起苗卓和遗物这两个词,苗卓的死纵然是个意外,但到底给他的母亲和父亲带来了伤害。

佘茹倒是不介意被人提起,人已经死了,再怎么避讳也没意义,只点点头道:“原本还等着卓儿回来继续用的,现在等不到了,也不好再继续占着位置,就把他在国子监留下的东西带了回来。”

苗卓去南疆去得急,国子监的东西都没收拾,还一直放在国子学,现在也该收拾收拾了。

“抱歉。"郑清容再次向她致歉。

事到如今,她除了道歉,好像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虽然道歉并不能让苗卓活过来。

佘茹摇了摇头。

也不知道是不怪她的意思,还是不需要的意思。因为都是苗卓的东西,她没有假手于人,是自己一个人去的,身边并没有带人,东西也都她一个人拿。

“我帮夫人拿一些吧。“郑清容看她收拾出来的东西不少,主动分担。佘茹倒也让她帮着拿,手里分量减轻不少,便和她一起走着:“郑大人在为兵器的事发愁吧。”

郑清容并不意外她会知道这些。

当初的兵器本就是她和明宣公一起打的,事后一直封存在库部司。现在玄寅军新建,还扩员了不少,够不够她这个打造兵器的人最清楚了。“不瞒夫人,确实是在为此事发愁。"郑清容如实道。她都知道了,那就没什么好隐瞒的了。

佘茹问:“库部那边没法打造一模一样的兵器,怎么不来找我?难不成因为卓儿的事,怕我伤心没精力打?”

她虽然说的话不多,但每一句话都很精准,郑清容只好道:“夫人遭逢丧子锥心之痛,是该有个缓冲的时间。”

佘茹似乎笑了一下,又好像没有:“就是因为丧子,所以才要打兵器,战争无情,我不想让更多的人成为卓儿,你建立玄寅军是为东瞿,我帮你铸兵器。郑清容没想到她会主动提出,一时有些怔愣:“夫人”“是不是以为我会因为卓儿的死迁怒于你?"佘茹反问。这次郑清容没说话。

本就是她带着中匀军队前往南疆的,苗卓的死怪在她身上也无可厚非。佘茹长叹一声道:“卓儿的死谁也怪不得,打仗不就是这样的吗?有人伤就有人死,我们谁都阻止不了,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战争来临之前给将士们者都配备一把好兵器,让他们有自保的能力。”说到这里,她停下来看向郑清容:“至于能不能避免让更多的人成为卓儿,就要看郑大人你的了。”

这话颇有深意。

郑清容对她一揖到底,郑重道:“夫人悲痛之时仍为我铸兵器,如此深恩,我定不负夫人所望。”

佘茹扶住她的胳膊,把她手上那些苗卓的东西接回来:“回去吧,剩下的事交给我,不出一个月,玄寅军必人人手握兵器。”郑清容心里感激不尽,没有把东西还给她,而是带着那些苗卓的遗物送她回公府,末了再次对她施礼表示感谢。

不管怎么样,佘茹能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她该谢的。第二日上朝的时候,郑清容把武举的事说了。听到要给此次的夺魁者封侯,还不给参与武举的人设限,朝臣们一时窃窃,觉得她这一上来就大刀阔斧地改这些,实在有些过了。要改你还不如等当了宰相再改,届时位高权重,谁能说你几句?现在还没当上宰相呢,就开始动武举了,确定不是恃宠而骄?怎么每次只要她一站在紫辰殿里,就会掀起一阵风波来?偏偏她自己点了个炮仗就不管了,让他们来为这炮仗跳脚。官员们争论不休,有同意的,也有不同意的。有封侯这样的好事,还不对武举的人出身设限,武官们无一例外都同意,既然他们能上场,那有什么反对的,他们也想封侯,光宗耀祖。至于文官,倒是也有同意的,觉得才拿下南疆,玄寅军又新建,封个侯没什么大不了的,庆贺嘛,相当于门面了。

当然了,这样也能在郑清容面前卖个好,都是既定的宰相了,卖她个好没有坏处的。

但是反对的也不少,觉得有些荒唐,哪有靠武功就当上侯的?定远侯的侯爵还是靠钱得的,钱能干的事不少,武功还能当饭吃不成?姜立就这样看着底下官员们为此争论,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大有看好戏的态度。

自从知道所谓的真假太子后,他也不觉得平时叽叽喳喳的官员们吵了,他现在看什么都有趣。

议论纷纷之时,侯微出来说话了:“陛下,臣以为郑尚书的提议甚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如今时局不稳,西凉北厉虽有内讧,但对东瞿依旧虎视眈眈,我朝正缺有勇有谋之才携领玄寅军,以武威侯为赏,此次武举若能选拔出能人,封侯并不为过。”

郑清容并不意外他会站出来帮着她达成此事,她搞出来这么多条件,就是让他们帮着自己的。

要不然她一个人还不好做这件事。

荀科是门下省侍中,也是三省宰相之一,他的站队一向很有分量。官员们看他的同意了,不由得再次审度起武举封侯这件事。这再争再论,当下同意的更多了。

人多势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