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帝一臣> 我为大人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我为大人啊(3 / 4)

紧缺的情况吗?”

“食物紧缺?这还真没听到风声,一般出现这种情况,官府不是会出手干预的吗?"梅念真思索道。

这个郑清容自是知道的

粮食一旦供应不上就会引起民众恐慌,百姓为了解决这个麻烦会疯狂囤粮,期间会造成物价飞涨,处理不好就会演变成其他的问题,殃及更大范围,所以只要有了这种趋势,官府都会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来缓解。不过梅念真这句话倒是提醒她了,既然当地官府这边没有动作,那就说明这次食物紧缺没有放到明面上来。

但是都开始劫贡品了,食物不足显然是已经发生了的。这样处理,看上去倒是不想和官府碰上,难不成对方的身份不能被官府知道?

如此看来,台涛那个没有提名字的朋友似乎越来越可疑了。该问的都问了,郑清容吃完馄饨便打算结账。梅念真笑着说不用:“大人忘了,上次分别之时,我说过大人日后来这里,我请你吃馄饨的。”

“那我得付钱了。“说着,庄若虚就要去拿钱袋。梅念真哈哈笑:“既是大人的朋友,又怎么能让大人的朋友花钱,别的不说,馄饨我还是请得起的,好吃下次再来,管够。”庄若虚笑着看向郑清容:“那我算是沾大人的光了。”要不说还是她厉害,走到哪里都有人,吃得开。郑清容跟梅念真道谢,辞别她之后就走了。找贡品的事还得继续,她不能久留。

庄若虚和她并排走,探讨接下来的事:“就目前看来,台涛的这位朋友嫌疑很大,要去本地官府走一趟吗?”

不想和官府对上无非就两种情况:

一、跟官府有仇,

二、被官府通缉。

好在这两种情况都很容易查到,去看看就知道了。郑清容颔首。

官府自然是要去的,无论是去查人还是查贡品,在忠州丰都县这个地界,都需要跟当地官府打交道。

二人去了当地官府,郑清容亮出了身份,要求查人。县令听到京城来人了,连忙迎接,只是当看到只有郑清容和庄若虚两人时,不由得错愕。

贡品被劫这么大的事,朝廷居然就派两个人来?看出他的震惊,庄若虚补了一句:“郑大人才是来查贡品被劫的,我是来祭祖的。”

郑清容自请孤身一人来找贡品的事他也是知道的,既然皇帝都应允了,自然只能照做,不然就是违抗命令。

他跟着是他的事,不能混为一谈。

在梅念真面前可以这么说,但在官府面前不能这么说,不然回头那些官员又要找事挑错,这会对她不利。

听到他这句话,县令脸色更不好看了。

两个人他都嫌少了,更别说一个人,这得有通天的本事才能找到劫贡品的人吧。

郑清容没解释为什么只有她一个人,只让县令把近些年来的大案卷宗都搬来,尤其是那种作案之人在逃的。

既然这些人行事避着官府,身上没背个命案是不可能的,顺着查就知道了。县令虽然不理解为什么朝廷只派了一个人来,但还算是配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使绊子也没有穿小鞋。

相比之前岭南道潘州茂名县的县令,郑清容算是看到一个做事的官府了,心里几分欣慰。

只是这欣慰还没来得及多停留些时辰,又立马被摧毁得什么都不剩。因为存放卷宗的地方实在太乱,大案小案没有分门别类,已经结案的和还在追查的也都堆放在一起,杂乱无章,一时间很难整理出来。郑清容随意抽了两卷,一个是盗窃案,一个是勒索案,跟她们要查的人风马牛不相及,在这么一堆乱得难以下脚的卷宗里,要想翻出可能的嫌疑人并不容易。

“你们丰都县的卷宗平时就这样摆放的?你说这是杂物间我也信。“庄若虚叹为观止。

他虽然没有接触过官府的案件卷宗,但好歹也是个官府,卷宗怎么能这样乱放,回头抽查的时候不嫌麻烦吗?

县令很是惭愧:“本来这些卷宗都是按照类目分好的,但是前不久溜进来一只野猫,把架子翻倒了,卷宗掉得满地都是,最近又碰上贡品被劫一事,就一直没来得及整理。”

郑清容挑了挑眉。

居然这么巧,在贡品被劫之前卷宗就被打乱了。一前一后卡得这么紧,不是人为才怪,这样一来,估计卷宗这边也查不到什么了,再耗时间翻阅这些卷宗只会白费功夫。把手里的两卷卷宗放了回去,郑清容问县令:“在贡品被劫之前,丰都县可曾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

“特别的事?“县令不解,什么算特别?

郑清容道:“天灾人祸都算,无论大小,都可以说说看。”要不然怎么解释食物短缺这件事?

县令抚了抚胡子,陷入沉思,最后道:“天灾人祸没有,近来除了贡品被劫一事都挺太平了,我们这边也没收到什么报案,不过说起天,六月初三那天晚霞特别红,尤其是应望谷那边,几乎映红了半边天,好久都散不去,当时全县的百姓都看到了,以为是神迹,不少人还对着许愿呢。”“晚霞?"庄若虚注意到这个词。

郑清容和他对上视线,即使没有说出来,但这一眼已经证明他和自己想到一块去了。

什么晚霞又红又散不去,怕不是被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