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1 章(3 / 4)

气,“嘿"了一声,“你这姑娘倒是会说话,刚才会上唇枪舌剑的,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这会儿服软了?”“不是,我以为您会生气,我驳了您面……”马组长摇摇头,“不用解释,我明白,对事不对人嘛,很多人这样说,那是说的官话,你这倒是真心话。“这姑娘在会上寸步不让的,会下,倒是谦虚懂礼得很。

顿了下,又道:“我看你这些天开会,思路清晰得很,文化底子也不差,有空可以写写东西,往市里、省里投投稿子。”李南书微微抿唇,笑道:“我投过的,有幸在省报上登过一篇,写怀念同学的。”

马组长似乎很有兴趣,问了在哪一年的哪一期,又鼓励了李南书几句。这场审查会开了一周,大家基本统一了意见,挑了一些“主要人物不够突出”,“乡村情况描写不够详细"的小问题,整理成初稿交了上去。第二天,方建宏就来找李南书,笑道:“陈县长看了你们整理的材料,说真的是认真审查了的,就按这个版本交上去。”“南书,我一看就是你和卢东樾提的意见,以往这类事,没有哪回不上级上线的。”

李南书笑道:“这是我们青年人的力量。"转而问道:“方同志,图书审查的事结束了,我是不是可以回大队了?”

方建宏犹疑了一下道:“你这个情况比较特殊,我明天问下陈县长,你先回宿舍安心住着。”

方建宏想到今天看到的公函,觉得这一次,李南书未必没有机会的?想了想,和她隐约露了一点口风:“南书,估计会有新的安排,具体通知还没下来。”

李南书以为是会安排她采访新的劳模,也就没有多问,当天卢东樾就帮她把行李搬回了县政府宿舍去。

临分别的时候,卢东樾和她握了握手,“祝贺我们按照既定目标,圆满完成任务!”

李南书点头,“可喜可贺!”

卢东樾又道:“希望我们在新的天地里,能继续乘帆破浪,再创佳绩。”李南书笑道:“好!东樾同志,再见!”

“再见!”

卢东樾走了几步,回头望着她的背影,叹了一声,这福气咋就不能落他身上呢?

大大

平江市郊区农场里,袁梅正在拌猪食,忽然有人通知她道:“袁梅,你去看看,你儿子来了。”

袁梅有些意外,等见到儿子,忍不住问道:“树深,今天怎么来了?这不还没到半个月。”

陈树深笑道:“妈,有个好消息,我说了,你肯定高兴。”袁梅温和地笑笑,“你又捣鼓出什么来?拿了奖励?我猜猜,你的电子测试仪器做出来了?”

陈树深摇头,“妈,我回了一趟江城,还去了皖南。”“嗯?怎么还跑到皖南去了,单位安排去学习的吗?见到什么新技术了?”“不是!”

袁梅见儿子笑得眼不见底的,忽然福至心灵,试探着问道:“你见到了南书?“她问出这句话的时候,面上不显,心却是微微提起的,儿子对南书的心思,她这个做母亲的一直看在眼里,这几年看他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她心里也跟着着急。

“妈,你怎么会猜到?"陈树深非常意外。袁梅的心落了下来,“知子莫若母”,又接着问道:“我看你这么高兴,这一趟还算顺利?南书还好吧?怎么去了皖南,不是在江城棉纺厂吗?”“她68年就下去插队了,可能比我迟个几天走的,她这几年在乡下,也做得很好,最近被抽调到县里了。”

袁梅并不意外,“是,南书打小就有心气,到哪里,日子都不会过得差。”这是她最喜欢南书的地方,有韧性,有勇气,她一度觉得,自家儿子能搭上这么个姑娘,是她儿子的福气。

又有些好奇地道:“两年前,不是说南书不理你了吗?怎么忽然又联系上了?”

陈树深敛了笑,把收到表姐的信,到去江城找信,再去见李南书的经过,大概讲了一遍,袁梅听到中间一段,气得胸口起伏不定,恨恨地道:“陈平山真是好样的,纵容他那新老婆这么欺负你,当我死了呢!”“妈!不准说晦气话。”

袁梅摆了摆手,“好,好,我不说。“心里却是打定主意,要给陈平山夫妻俩一个教训。儿子可能还顾忌老子,投鼠忌器,她可什么都不会顾忌。陈树深又从木箱子里拿出一些糕饼来,“妈,你尝尝这个绿豆糕,南书买的。”

“等一会儿,等我把猪喂了。”

等下午,儿子前脚刚走,袁梅后脚就托人寄了一封信出去。没几天,江城的陈平山就气冲冲地回家,和郭娴吵了起来,“你打着我的名义把你表弟安排到了后勤处?”

郭娴刚从文工团练舞回来,还没来得及换身干爽衣服,见他这么气冲冲的,皱眉道:“平山,这是什么大事吗?你知道的,我是在小舅家长大的,彰定就和我亲弟一样,他要是退伍了,回去能干什么?我做姐姐的,这么点事,都不能帮忙吗?”

陈平山见她一点悔过之心都没有,忍不住拍了桌子,“郭娴,部队有部队的规矩,我是师长,更应该以身作则。”

郭娴见他这般大张旗鼓,忍不住出声讥讽了一句,“你说合规矩,就合规矩?你说不合规矩,就不合规矩?这规矩不就是你们领导定的吗?”犹有些不解气地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