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主。”蕙姥朝边云意走来,兰衣长老立在原地朝她揖礼。
“蕙姥、兰衣长老您二位可是有什么想法。”边云意还礼请兰衣长老坐下,便也随蕙姥落座。
“如您吩咐,回风殿代行长老宋先生领缺,已与叶先生二人领殿中人勘行水月。蕙姥与我便留待与您商议接下来的事宜。”
“接下来,回风殿负责水月全域复貌、勘察境况;传音阁在与外界取得联系后,继续关注流芳城内动向,尤其是确定飞云盏如今是在流水阁还是城主府,以及近来双方面上与私下可有异动。另外,此次除了东望山之行,空明界之机也近在眼前,所以随行之人还得另作安排。”
“云意,你待如何?”
边云意敛眉:“我却有些为难。空明界关乎水月前途、归云来历,也关涉小阿蛮身世之谜;东望山之行事关小阿蛮安危也刻不容缓。我却分身乏术——”
“庄主,您若放心,我与阁内时岚一同陪伴小阿蛮前往东望山,以我之性命起誓,此行必将护小阿蛮周全!”兰衣长老拱手。
“不可。”蕙姥摇头。
“水月欣宁,归云领首。因此归云须得留一人坐镇,以掌归云各项事宜、安抚水月众人。”
“由蕙姥您坐镇不好么?”
蕙姥摇头。
“宋长老?”
蕙姥又摇头。
边云意见蕙姥面上神色,朝兰衣长老道,“蕙姥与我皆属意兰衣长老您。”
兰衣长老正待推辞。
“云意说的正是我意。宋长老初涉回风殿已是事务繁杂,且水月堪行、复貌也是聚神费力之事,这坐镇之人非兰衣你莫属。一则你掌传音阁,联络水月内外;二则你对归云诸事察清目明,由你坐镇再合适不过了。我且得陪小阿蛮去东望山这遭。空明界便由云意去探它一探了!”
“可是,蕙姥,东望山路途遥远,其路难测。还是由您坐镇归云比较合适。我知您是放心不下小阿蛮,我向您保证,以我之命护小阿蛮安全——”
“兰衣——”
“蕙姥——”
两人见说服不了彼此,便统统望向边云意。
“庄主,你/您是何决定?”
边云意安抚蕙姥、兰衣长老坐下,沉吟:“蕙姥、兰衣长老您二位所言皆甚在理。不过若依我看来,兰衣长老留在归云更为妥当,既有宋长老、叶先生等人相助,想来必能安稳归云、安稳水月。
至于东望山之行,可由蕙姥带着小阿蛮前往。然却如兰衣长老所言,东望山之途未测,所以还需向兰衣长老借时岚一同前往,好作照应。此外,与外界取得联系后,我们也可试着将传音阁之势扩展至东望山。二位以为如何?”
蕙姥与兰衣长老稍作思考,俱答:“但凭庄主吩咐!”
……
夜星升东南。
边云意与蕙姥相携行在去往观澜居的路上,两旁角灯轻燃。
“云意,你今日决断甚好!”蕙姥感叹。
“我的小云意真的长大了!如今行事处断已甚为周全。蕙姥真是高兴!”
边云意轻笑:“如此,蕙姥您可是放心了?”
蕙姥紧了紧拉着她的手腕:“虽是如此,我还是不放心你一人去空明界。只是,现下诸多事身不由己,云意你乃一庄之主,你的安危极为重要,如是到了空明界,须万事小心。”
边云意揽了揽蕙姥的肩臂:“是——”
将蕙姥送至观澜居后,边云意便在石雕灯笼倾照之下,徐徐回了倚星楼。
立于倚星楼顶端,再次用双眼静静描摹归云的每一处、水月的每一景,边云意心中是一片异常的清宁。
她原以为自己会心绪万千,难止波澜。
此刻却是动静相安,只默默地、全情地望着眼前的一切。
忽而,夜幕上翼星遽然明亮,映入边云意的眼眸,漾起点点涟漪。
“星辰啊,希望你真的能引吉祛凶,照拂水月,长享安然。”她轻轻低喃。
恰此时一缕风来,柔拂在面。
她伸手细细地感受着这阵晚风,不由莞然。
转身向行云居而去,身后天幕上繁星点点、明灭相间。
流苏帐下,边云意手中摩挲着缠枝莲纹的海螺,面上浮现游离之色。
“后土殿、后土娘娘、离螺——这里面究竟藏有什么因由。自古后土掌坤灵,由来山河晏且清。此次地动,到底是何故……”
合眼默思之中,她渐渐落入沉眠。
清光浮潜。
边云意在楠木案几前翻阅古籍,正觉眼乏,闭目眼神。
耳边听得楼外角铃与清风相击之声,继而是观澜居一片热闹喧嚷,回风殿外诸人齐聚听候安排。又似感觉到传音阁内那株黄花风铃木的气息。
蕙姥立于树前,风起而杏蝶翻飞,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