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的时候,杨镜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中东地区局势日益紧张,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商机。于是,他立刻联系了位于深圳的公司负责人钱通,并指示他要抓住这个机会,将龙兴集团生产的 led 灯推销给美国正在组建的联合军队。由于战争的紧迫性和需求量大,这次销售活动非常顺利。最终,龙兴集团凭借其优质、稳定且高产量的 led 灯产品,成功赢得了一份价值高达 2 亿美元的订单。这份订单不仅对公司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收益,更重要的是,它进一步提升了龙兴集团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也为公司带来了大笔的现金流。
杨镜舟也在首都与相关人员认真地推演着中东海湾战争的进程,并在其中提出了一个独特而引人注目的观点——《降维打击》。这一说法与当时华国主流的持久战观念形成鲜明对比,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从纸面上看,美国的总兵力仅约67万人,而伊拉克则拥有庞大的120万现役军队人员。此外,美国作为客场作战方,面临诸多挑战;相比之下,伊拉克占据主场优势,得到人民的坚定支持和协助。再加上伊拉克在短时间内迅速占领了科威特,其战斗力不容小觑。
然而,杨镜舟认为这场战争并不能简单地用传统的军事力量对比来衡量。他指出,现代科技和战略思维已经改变了战争的本质,使得一方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另一方实施“降维打击”。这种打击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较量,更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战略压制。
在杨镜舟看来,美国虽然兵力相对较少,但他们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高效的情报系统以及强大的空中优势。这些因素将极大地影响战争的走向。此外,美国还可能利用其经济和政治影响力,对伊拉克实施全面的封锁和制裁,进一步削弱对方的战斗能力。
另一方面,伊拉克虽然拥有数量众多的军队,但在现代化战争中,单纯依靠人数优势并不足以取得胜利。如果伊拉克无法有效应对美国的高科技武器和精确制导导弹等攻击手段,那么他们的防线很可能会被迅速突破。
因此,杨镜舟强调,对于这场战争,我们需要以全新的视角去看待,不能仅仅局限于兵力和战场形势的表面分析。在当今世界,科技和信息的力量已经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战争的发展趋势。
美国与伊拉克的战争,被杨镜舟形象地比喻为一场现代人与原始人的战斗。他认为,美国人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就像手持机枪和大炮的现代人,而伊拉克人则如同手持大刀和长矛的非洲土著。这种力量对比的悬殊,使得这场战争注定会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后来的事实也验证了杨镜舟的观点。美军凭借其强大的军事优势,迅速击败了伊拉克军队,并控制了伊拉克的大部分地区。
见识到伊拉克军事上的惨败,杨镜舟由于之前正确无误的观点被国家相关部门邀请参与应对的讨论,华国将如何面对现如今强大的美国军队。
会议室内凝重的气氛在蔓延,不能任由这种悲观的情绪摧毁大家的自信心,杨镜舟播放了一段由施瓦辛格主演的终结者片段。
“我们目前的研究发展下去可以成功的把电影内的 t800 终结者制造出来,未来的战场是属于机器人的,传统的军队已经落后于时代,必须要做出改变,从现在开始行动为时未晚。”杨镜舟的话如同一颗炸弹在会议室爆炸开来,所有人都被惊得目瞪口呆,一时之间,整个会议室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这些专家们与领导们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他们原本还在忧心忡忡地讨论着美军在伊拉克战场上的强大表现,担心自己国家的军事力量是否能够与之抗衡。然而,杨镜舟的话语却将他们的思绪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机器人战争。
这个概念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他们甚至从未想过有一天会面临这样的局面。在他们的想象中,战争仍然是以人类士兵为主导,使用各种武器和战术来争夺胜利。而杨镜舟提出的机器人战争则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让他们感到无比震惊和困惑。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回过神来,开始认真思考杨镜舟的提议。一些人开始小声议论起来,试图理解这一概念,并探讨其可行性。尽管他们心中充满了疑虑,但也不得不承认,杨镜舟的观点确实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性。如果真的能够实现机器人战争,那么对于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将带来巨大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