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轩书院 > 游戏竞技 > 孟子,详解版 > 第2章 义利之辩

第2章 义利之辩(1 / 3)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饜。”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这就是孟子的开篇。我们可以看到梁惠王开门见山,叟是指的老先生,这个时候,孟子见梁惠王之时五十二岁,而梁惠王这个时候八十岁,也就是比孟子大了二十八岁 ,八十岁的年龄,称五十二岁的人为叟,老先生,里面还是有恭敬和尊重在其中的。

梁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有什么可以利我魏国的方法吗?有没有什么好的策略?”我们可以体会到梁惠王的心情,魏国开始变得逐渐衰落,并且屡战屡败,甚至割让河西之地,被迫迁都,所以他此时的心情,是非常急迫的,直接就问孟子,有什么可以利益我国的方法吗?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我们看孟子是怎么讲的?孟子也很直接,说:“大王,您何必曰利,只要有仁义就可以了。”这里的观点非常的鲜明,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梁惠王开门见山地直接问利,有什么利益我的方法?而孟子亦很直接,您何必去谈利,只要谈仁义就可以了,不需要去谈利的。为什么孟子要如此讲?我们再往下看。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大王,如果您讲的是如何利吾国?如何对魏国有利?那么大夫就会讲,如何利吾家?因为每个大夫,有他自己的封地,那么他所想的都是,如何利自己的大夫之家,如何利自己的封地,如何让自己的利益变得更多?

士庶人,士是指的为政者,庶人是指的百姓,其他的官员和为政者,以及百姓,就会讲如何利吾身呢?怎样对自己有利?如此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我们从上到下,都是在言利的,都想着利益,自己如此充满着欲望,国家岂不是很危险吗?

我们注意这里的上下,上行而下效,如果一个国家的君主,从上就开始想着,如何利益自己,大夫、士人、百姓都在想着如何对自己有利,如何满足自己的欲望,国家岂不是太危险了。

举两个生活当中的例子,看看是不是同样的道理,比如,我们在自己的家庭当中,如果父母想的都是自己,如何过得更舒服,如何可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置儿女于不顾,如果儿女都是想着自己的欲望,不去管父母,夫妻之间也是如此,如果每个人想的都是利益自己,而不是利益对方和共同的家,夫妻的感情怎么可能变好呢?家庭危矣!

如果在一个企业当中,也是如此,企业的老板,如果想的都是利益,如果想的都是满足自己的欲望,那么他下面所有的领导层,都是一样的,进而到每一个员工到客户,大家想的都是自己的利益,那么企业不是危矣吗?

孟子这里讲的道理,是从长远来看的,我们自己是什么样子的,身边的人就会跟着变成什么样子,所以大王,您不能去讲利,您要去讲仁义的。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接下来,进而又开始说,万乘之国,指的是有一万乘的国家,通常只有天子才能称为万乘之国,但是到了战国时期,已经开始大乱,并没有人遵从周天子,所以这里的万乘之国,到了战国这个时期,已经变成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都是拥有万乘的。

千乘之国是指的诸侯国,这里还有五个诸侯国,是可以达到千乘的,所以说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万乘的大国,君主被臣下所弑,一定是身边的人;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同样的道理,说一个诸侯国,国君被臣下所弑,一定是他身边的大夫重臣。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万乘之国有千乘之家,相当于取了十分之一,千乘之国对于大夫来讲,百乘之家也是取了十分之一,不为不多矣,已经拿了国家的十分之一,已经很多了。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饜。如果把义放在后,把利放在先,不夺是不会满足的,即使拥有一个国家的十分之一,如果利在先,义在后,一定还会继续争夺,这里讲了一个利的害处,如果一个国家,从上到下,看到的都是利,也就是自己的欲望,会不停地膨胀。

正所谓官至宰相望王侯,历史上这种事情很多,比如,一个人即使官位做到了宰相,他还要想着更进一步,因为当欲望在不停地膨胀,是没有办法停止的,所以在春秋和战国时期,也同

最新小说: 俞警官说他命里缺我 叶罗丽:星辰的美神 哟吼,胖橘来咯 火影?我的后花园罢了 孟子,详解版 亮剑:排长,再打就到太原了! 归墟女王轮回之炸翻五界 无限世界:这不仅是游戏! 我在武侠求长生 我的世界,就只有我有金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