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这是一次逃亡。
我提着小贝给我买的蛋糕、牛肉干、兔头和牛奶,握了握她的手,跟她说:你好好的,我寒假回来看你。她抱了我一下,红着眼睛没说话,转身去抹了下眼睛。说:“照顾好你自己,每天给我发短信。”我点着头,转身向着路边的中巴车走去,我莫名的感觉,我这一转身,好像告别的不只是小贝,还有很多别的东西。
在这一趟行程之前,我完全没想象过四川还有这么远的地方,即使“川西高原”这样的大概念对我来说也是个盲点。甚至可以说,就心理距离比较,川西比西藏离我更遥远。提到西藏,我起码能根据书上和电视上的讯息想象喇嘛庙、雪山、摇着转经筒的藏族老人,可川西藏区,我完全没有想过自己会跟它发生关联,想象匮乏。
中巴车一直走,从高速公路渐渐驶入盘山公路,慢慢地,路上景色大异。山很高,却没有什么植被,多数是裸露的黑色或者白色的巨型岩石一片又一片压过来。从成都到康定,已经花了一整天,招聘老师着急赶路,只安排我们在康定城吃了一顿饭,就催着司机连夜上路。到了折多山,天空已经开始飘雪,7月盛夏,这情景委实让我们震惊。再走到新都桥,就安排大家住下。第二天,过了塔公草原,越走越高,几个新同事开始高反,有人喊头疼、有人呕吐,雷主任给我们每个人发了红景天胶囊,还冲了袋装的酥油茶给我们喝,多数人都喝不惯,我倒喝了好几杯。车子开到炉霍县城,雷主任带我们去吃了城外一家很出名的羊杂汤,纯粹的路边摊,铺子是木头搭起来的,盖着塑料布。但羊都是现杀现做,加上当地特有的调料,吃起来非常鲜美。
高原上的黄昏下,门口的塑料布在泛着寒意的风里翻覆着,一群疲惫的异乡人坐在一起喝羊汤,残阳如血般洒在炉霍县城的仿古城门上,我突然一阵心酸,眼泪莫名其妙地涌了出来,就赶紧大口地吞着滚热的汤,把滴进碗里的眼泪一起咽了下去。
我们在炉霍城住了一晚,第三天中午,到了学校。
车子驶过土切初乌乡唯一的一条街,再爬一个小坡,就看到学校坐落在山坳里。远望四周都是一眼看不到头的草原,目光所及尽头还有座喇嘛庙,高原上阳光灿烂,红白的建筑映着青草蓝天非常好看,让人心情也为之一振。而学校周边的小环境却另是一样,大树一棵又一棵。我们的车子开到校门口,两排藏族学生就唱着藏歌迎上来,都是些十几岁的小伙子姑娘,个个身材高大,带着些高原红,挨个给我们献了哈达。乡长,一个中年藏族男人用口音很重的普通话致了欢迎辞;雷主任代表校长介绍了学校的情况,说学校是在一个土司官寨旧址上的,算是个文物保护单位,所以校园整体是藏式风格,里面还有当年遗留的碉楼,又新修了教学楼、宿舍,校园很大,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逛逛,运动运动。
大家都很累,简短的欢迎仪式后,就按照分好的寝室领了钥匙,进屋休息。宿舍条件不错,是藏式的小楼,每两个老师住一套一室一厅,厕所厨房都有,也有热水,在这么偏远的地方,这是非常难得的了。我的室友是个甘肃姑娘,名叫谢小宁。在来学校的路上就已经聊过不少,阿坝师专毕业,和男朋友因为没签到同一个地方,考虑到将来就理智分了手,教英语的。
晚上7点左右,管内务的老师打电话来让我们去食堂吃饭,我跟小宁就赶紧收拾收拾,按照他说的方向去找食堂。
学校一共有三进建筑,第一进是新修的藏式楼房,教学楼居中,两侧分布是老师宿舍和学生宿舍,正面是升旗用的小操场。
第二院子进很大,就是孙主任介绍的土司官寨旧址,虽时间已久,但想来这种石头房子够结实,并不时太陈旧,看去是下面磊着石块上面红白二色的四层藏式楼房,四合院结构,很厚重的样子。这里是教师办公楼、学生实验室,也有几间教室,还空着许多房间。
脚下是夯得很紧实的泥土地,院子一侧有个配着黑黢黢假山的小水池做景观,与院子风格很不搭,一看就是后来修的,水绿油油的,很不干净。值得一提的是,院子里有很多树,遮天蔽日,居然有好几棵大榕树,根须悬悬吊吊,很是茁壮,榕树是喜湿的树,高原上生长不易,可见学校所在的这个山坳里水汽有多充足了。
穿过土司官寨,就到了第三层院子。一下子豁然开朗,一个操场带着塑胶跑道,足球场篮球场都一应俱全,院子的尽头是食堂,老师和学生都在这里吃饭。
我们正慢慢边走边看,就听得一起从成都应聘过来的新同事在那声招呼:“哎!哎!快过来,就等你们两个了!”
我这才看见,食堂外点着一堆篝火,这次招来的十几个老师、有些学生模样,有七八个藏民,还有几个不认识的人——估计都是同事,都围着火堆坐着。就快步走过去,跟大家问好坐下。
雷主任先给新来的老师敬了酒,说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多交流,不要拘束,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学校会尽可能满足大家。今天先尽兴吃喝,以后周末之类的,会带大家都出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