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初中足够勤勉罢了,却是在失败后才明白。
高一的那个假期过得浑浑噩噩,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儿来,每日对着电脑就想流眼泪,父母正好出远门参加婚礼,只有我和小姨在家,却是什么也无法分享。大概以泪洗面几天后,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劲,于是想办法求助,希望可以被拯救出这样的黑暗情绪:怎么办啊,昨天哭了一个晚上,今天还是一直哭。
许家和经常性秒回:怎么了怎么了?没有原因吗。
看着却更加难受。我并不知道原因是什么,只是好像一个假期都没有学习。
许家和的分析永远让我觉得既可靠又透彻:是不是觉得会碌碌无为?或者觉得自己连碌碌都没有。或者觉得自己连碌碌都没有,虚度。是不是觉得人生会怎样。
我好像一下子就能被他看到自己的内心:“真的有的时候不知道活着到底为了什么。”
他却告诉我之前也有这么想过,贴心地问我能不能听语音,泪眼朦胧中跟他说可以。成为好友这么久我们从来都是打字交流,还是第一次听他说要发语音。
于是在舒缓的背景乐中,听到许家和充满磁性的声音说出每条59秒的语音,一连串的语音一条一条过来,每听一条我的眼泪都更加汹涌。
他说自己有段时间也是浑浑噩噩,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觉得人生一点目标都没有。但后面因为在家看一些电视剧,就开始有了自己的目标,特别想当演员。在假期的时候会感觉力不从心,心里空空的,感觉自己没有灵魂,因为从特别忙碌到很清闲的时候,肯定会有一些不适应。可是一个人对自己价值的渴望越大,要相对付出的努力就越多。如果渴望很大但是努力没有那么多的话就会形成巨大的反差。
他也给我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方法:“我找不到自己价值的时候就会看一些电影,努力寻找自己的目标,主人公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会看到他之后幸福的生活,想要复制他们的成功是非常艰难的,要有足够的意志和努力。但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失败和失落。我想最开始的话需要一些勇气的吧,中间需要毅力。我现在的理想就是做我喜欢的事情,具象化就是想去世界走一走。”
听着听着就沉浸在自己的哭泣中,以至于来不及思考,也来不及回应什么。“你也不能逃避啊,这些东西就是你的一部分,你把自己抛在日复一日的无力中,在你疲劳的时候这些东西会钻在你心头,你今天做的是否对得起自己?我大概想,你的烦恼应该在这里吧。你看到别人努力就更想实现自己的价值,但你清闲的时候你的内心就会质问你是否迈向了自己的目标。”“如果问我该如何去做的话?我想应该少去触碰网上的东西吧,多看一些好的东西。”
“你有没有非常喜欢的事情?”我思考良久,却还是没有回复。之前和许家和说自己喜欢唱歌,其实是瞎说的,虽然确实喜欢日常中哼几句,但真要论起兴趣,却没有那么简单。
“如果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格外亢奋或者特有干劲的话,那估计就是你的兴趣,你要善于发现。”从小到大循规蹈矩只知道要考上名校的自己开始思考我的梦想到底是什么。可是却发现,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因为还有家庭的束缚,张了张嘴,还是什么也没有说。
“如果你真的觉得实在空虚的话 要先用一些东西灌溉你比如听一些音乐、读一些书、或者特疯狂地去学习。我如果想到什么就第一时间跟你说,重要的还是要你自己去想,痛苦也要去面对。”
最后结束的时候许家和说:“加油,我相信你。”在那个时候自己都想要放弃,凭借着他对我的信任还是振作了起来,是那么好的许家和,是在上着集训课也要给我发语音的许家和。不知道从哪里学来一个soulmate的词语,特别喜欢,便觉得许家和就是我的soulmate。
文理分科的时候,结合成绩的排名,选择了文科。从初中开始有一个梦想,却在试探性和父母提出后被果断否决,连自己敬重的老师都直接把我劝退。他们都觉得我这么好的成绩不应该浪费,从小到大走的都是这条路子那便也应该继续这么走下去。
我有想根据许家和说的好好给自己理出一个未来,骨子里对世俗观念的束缚还是没有迈出那一步。于是便安安稳稳分了科,分科后我和安心还在一个班,她是唯一一个知道我所有心思和幻想的人。
我们进到了陌生的班级,虽然我的性格没有那么外向,托安心的福,还是迅速融入了这个新班级。巧的是,这个班里有李可在。李可是和我从小到大一起学钢琴的同学,刚开始还有七八个人到最后就只剩下了我们俩,总有些惺惺相惜,但李可性子娇俏可爱,我却往往沉默,常常是李可兴高采烈地挽着我。
许家和却也知晓李可,跟我暗示王阳和李可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还表达了对他俩的羡慕。许家和和王阳称兄道弟,便也称李可是他妹子。来到新班级的我也莫名和李可越走越近。
分科后的自己仿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