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子里的一切都慢悠悠的。
也果然如李明琮所说,住在这里的大多都是中老年人。
村里就村口一个石磨,有些妇人在压花生。
说着她勉强能听懂的方言——本就是一个省的,听起来不难就是了。
村里就一条主干道,一条环绕的小溪。
空气干净,溪水清澈。
村里倒也算是热闹——毕竟临近过年,这个时候常要杀猪杀鸡置办年货的。
李明琮和她在这能做的事也不多,几个街坊邻居他是认得,寒暄客套了几句,民风淳朴。
两人在这没什么事做,跟玩乐也沾不上边。
江渺就说,“你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我跟着你。”
李明琮说,“我以前回来也就是帮我奶奶收拾地里的东西。”
江渺点点头,“那我们去。”
李明琮说:“地现在是邻居帮忙照看的……我去问问。”
——他倒觉得有意思,哪有人上赶着干活,但这又或许像是,城里的孩子没见过农村的农活,所以理所应当的感到好奇。
李明琮就去打了个招呼,江渺跟在他后面,隔壁奶奶塞给他一个竹篮子,“拿去,你奶奶那儿地里,我们种了白菜,苹果,还有一片桃树,山上还有栗子,可能落的差不多了……愿意拿什么就拿什么,反正都是自己吃的,不值几个钱。”
说着,那奶奶回屋里,非要把蒸的糖三角和洗净的梨又塞过来几个。
盛情难却。
李明琮只好拿着。
这条上山的路村里是修过的,村子小,倒也没什么高科技的东西,阮念跟着李明琮上山,有种放松的新奇。
俩人上了山,李明琮指了指远处的山说,“这儿以前是我奶奶家的,后来我奶奶去世,这地就给了邻居奶奶家,我们家也没人回来了,以前我爸妈在的时候,邻居奶奶还年底寄一堆自家种的菜。那边留了一块地,也就成了我爷爷奶奶的墓地。”
江渺点点头。
“这边一般种桃子,那边白菜辣椒之类的。”
李明琮跟她简洁地介绍着,这里完全跟市区不同,就是个很淳朴又原始的小村子,甚至到了丰收的季节还有附近的加工厂来收作物。
地里有个简单的瓦房,里面放着炊具和一张休息的板床,架子上搁着农用工具,都浮着一层灰。
江渺太久没到过这种地方,天然有种放松的松弛感。
李明琮帮着做点活,不让江渺来帮忙,于是江渺搜罗了一圈,找到一个很老旧的摇椅,她费劲地搬着拖出来,坐上去咯吱咯吱地响。
江渺躺在摇椅上闭目养神,李明琮忙前忙后,她睁眼瞧瞧,人又跑到了土坝边上摘苹果。
这苹果不是家种的,估计就是长在土坝上的野树,也不知酸甜,李明琮弯腰在附近的小溪里洗了洗,擦净了递过来。
江渺坐在摇椅上,看着李明琮没什么架子地铺了个外套坐在地上,蓦地有点发笑。
李明琮啃了一口苹果,酸酸甜甜,格外有苹果的味儿。
江渺也咬了一口,味道果然不错。
李明琮随口问她想吃什么。
江渺咬着苹果说,“做什么吃什么。”
李明琮笑道,“你倒好养活。”
江渺啃完苹果,摸索着去找塑料袋,李明琮看出她的意图,“扔这儿吧,这地大多闲着,说不准过两年还能长棵树。”
江渺心想没人浇灌,还能活吗。
但也照做。
两城里人来了乡下也不免觉得有乐子,李明琮挖了点蒿草,江渺不认得,李明琮说的理所当然,“这叫白蒿,能烙饼,还能煮水泡脚。”
“你真是革命主义精神,”江渺说,“见什么摘什么,路边儿野草都不放过。”
李明琮不以为意,说不信回去给你尝尝。
两人一面说话一面走,路边可不少江渺没见过的植物,李明琮挑拣几棵,他甚为手巧,没一会又编了个带花的草手镯。
江渺看笑了,李明琮略有得意,“就是太久不做,小时候我还会做草蝈蝈。”
江渺学他模样摘了一棵草,李明琮说不能是这样的,得是那种细而韧的,编出来才不断。
江渺蹲在他旁边看他选,“你哪儿学的还会编这个?”
“以前路边有奶奶卖,我看看就会了,”李明琮又编来一个草花环,“这还不简单。”
说罢,将那草环往江渺头上一戴,蓦地笑了出来。
江渺摸摸头上,不知道这是什么草,清香好闻。
李明琮走在前,她跟在后,两人一前一后回去,老太太老爷爷都凑在村头的石磨那儿聊家常,瞧见他们就打招呼。
两人回去了,也差不多到该吃饭的时候,这回两人也算是颇有收获,起码能点上菜了,隔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