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席上正乐呵的三人出自社会底层,他们都抱着一腔热血,壮怀激烈想为底层人民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于是加入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摆着同心同德想收回宦官兵权,制裁跋扈藩镇,打击贪官污吏的目的,想着废除压榨百姓的宫市、五坊小儿及进奉等弊政,免除民间欠税和各种杂税,选拔德才兼备的人为官等等……还老百姓一个真正的大唐盛世,让他们吃饱穿暖,从此衣食无忧。这一项改革进步意义思想重大,大张旗鼓背水一战的时候,奈何触犯了藩镇、宦官以及各大世家的利益,最终仅仅持续了一百多天,便在保守派的反扑下败走他乡。唐顺宗禅位给了太子李纯(唐宪宗),刘禹锡等人全部惨遭贬谪,“永贞革新”最终以失败告终。自此刘禹锡便在朗州度过了长达十几年的贬谪生涯,这期间大嘴巴的刘禹锡,丝毫也没收敛,他创作了很多寓言诗,表达了对朝廷的愤慨和对权贵的不满。元和九年稍微明事理的唐宪宗再一次想起了这帮子敢于直言进谏的耿直之人,并召回他们继续在自己的天地了发光发热。但刘禹锡入朝仅仅三个月,便因一首《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借桃花来讽刺朝堂上的新贵武元衡等等诸人,他讥讽他们不过是自己被排挤后,因为有了空位置,被顺便安置过来罢了。你说回来就回来吧,好歹懂得收敛一下,依然咧着嘴巴口无遮拦道“前度刘郎”高调回归。他这种居高临下姿态,轻蔑与讽刺让朝堂的重臣颜面扫地,很快刘禹锡和他的朋友们立即遭受到了报复性打击。
那边的元稹与白居易也没闲着,元稹写着一篇有力道的奏折《论教本书》上书朝廷,其中写道:及夫秦则不然。灭先王之学,曰将以愚天下;黜师保之位,曰将以明君臣。胡亥之生也,《诗》《书》不得闻,圣贤不得近。彼赵高者,诈宦之戮人也,而傅之以残忍戕贼之术。且日恣睢天下以为贵,莫见其面以为尊。是以天下之人未尽愚,而胡亥固已不能分兽畜矣;赵高之威慑天下,而胡亥已自幽于深宫矣。彼李斯者,秦之宠丞相也,因谗冤死,无以自明,而况于疏远之臣庶乎?若此,则秦之亡,有以致之也。”元稹的奏折中将秦朝的灭亡归结于太监头子赵高,并借古讽今,指出宦官已经成为一个破坏社会风气的代名词,并善意提醒皇帝注意身边那些指鹿为马的宦官们,这下子彻底惹怒了宦官集团,并为自己的挨打埋下伏笔。既然是志同道合的知己,那么自然政治观念不谋而合,白居那首《卖炭翁》,相信只要不就是九漏鱼,大家都应该耳熟能详的。这个伟大的作品还有一个副标题“苦宫市也”。“宫市”是负责为皇家采购生活用品的市场,他们为宫廷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而在几代太监的共同打造之下,变成了打着帝王旗号欺压老百的地狱。贪官污吏压榨,太监也跟着助纣为虐,老百姓的生存环境可想而知。还好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他们敢说敢做,敢为底层发言,即使冒着丢乌沙的风险,依然敢于进谏直言,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今人无比汗颜。只是最后不但得罪了朝廷重臣,连宦官集团一并打包。还有打过元稹的仇士良和刘士元是吐突承璀带出来的。而白居易、元稹一直与吐突承璀不和,后来吐突承璀被贬一事让皇帝对白居易心生嫌隙,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他的一众死党成为了皇帝的出气筒。
文人的斗争看似平淡,但无形中风起云涌,世风日下、人心日丧,吹捧诋毁,四处可见,防不胜防。爆发的那一场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惨烈程度,不亚于刀光剑影。多少人为功名利禄痴迷成狂,你追我逐间致使朝政风起云涌变化莫测。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不偏不倚出酒楼的时候,正好碰见与武元衡相好的一个宦官,酒有些上头的元稹本来对他们就没有好感,此时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便借题发挥对刘禹锡说:你负责江湖厮杀,我负责溜须拍马,那些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之徒,就像池中莲花昼开夜拢,虽然第二天继续绽放,而合不拢的自此谢却,所以花无百日好,做人不能太嚣张,物极必反的道理自古存之。”那个太监讽刺:“挨的打不疼了吧?贬谪之苦估计也还没吃够?如果吃够了就学会说话了,记住祸从口出。”刘禹锡白了他一眼:“你知道苏秦就是因为会说话,而引来杀身之祸吗?别没了根再没脑袋。”宦官脸上气得红一阵白一阵,看见他灰头土脸的模样,三个人洋洋自得。
继续发热的元稹道:泉溜才通疑夜磬,烧烟馀暖有春泥。千层玉帐铺松盖,五出银区印虎蹄。暗落金乌山渐黑,深埋粉堠路浑迷。心知魏阙无多地,十二琼楼百里西。
很快刘禹锡也得意洋洋得意嘚瑟道: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他们像没有经过提炼的金和未经雕琢的玉一样,因为恃才傲物,所以不懂得韬光养晦。这时的柳宗元比较清醒一点,看到情况不妙,拉住两个人,让他们不要继续口无遮拦乱讲话,并劝道:“对待这种小人,要注意分寸,何苦当面挖苦他们,引来无妄之灾就骑虎难下了。”元稹道:“柳兄君子处事,有所为有所不为。就让我们畅所欲言吧,把多年苦闷统统散尽才好,这清明盛世朗朗乾坤、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