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1 章(1 / 2)

云平县离上京城不过几日的车马距离,次日一行人脚程放慢了些,不再像头两日那般紧赶慢赶,天不亮便出发。

即便这样,也只用了几日便到达云平县。

到时已是下晌,黄县令已经带人在城门处候着,一行人进了县城,马车到了县衙前才停下。

崔新棠从马车里下来,同县令几人说着话,瞥见候在县衙外的少年,他脚步倏地一顿,眉头蹙了蹙。

少年十五六岁的模样,面容白皙清秀,明明是书院里书生的模样,却穿着衙役的衣裳,混在一队衙役中。

崔新棠从马车上下来,少年的一双眸子便一直落在他身上,待到瞧见他的脸,少年面上同样闪过诧异。

但也只是一瞬,对上崔新棠略有些冷淡的眸子,少年扬起笑脸,冲他莞尔一笑。

崔新棠只看他一眼便收回视线,抬脚进了县衙。

孟元晓跟在他身后,只觉得有一道视线一直落在自己身上。

她心下怪异,四下一瞧,却又毫无所察,便只当自己想多了,并不放在心上。

进了县衙,崔新棠同黄县令几人说话时,孟元晓坐在花厅里无聊,托腮打量起外面几人来。

黄县令年逾五旬,干瘦的一个人,身子好似不大好,走几步便要喘。

再是一旁的主簿,方才听人唤他“徐主簿”。瞧见徐主簿的脸时,孟元晓一双眸子亮了亮。

徐主簿同崔新棠差不多大的年纪,白皙俊秀,一身蓝色长衫,气质儒雅,比一旁的黄县令几人不知好看多少。

这几日沿路所见都是光秃秃的景象,人也是灰扑扑的,乍然瞧见主簿这般清秀的,孟元晓忍不住多瞧了几眼。

她一双杏眸好奇地盯着徐主簿,一不小心就将徐主簿的脸看红了。

孟元晓懵了懵,扭头便对上崔新棠那双要笑不笑的凤眸。

孟元晓:“……”

她轻咳一声掩饰尴尬,慌忙收回视线,再不敢看了。

天色渐暗,今日自是不必再议事,只简单地寒暄,问过云平县的情况,崔新棠便谢绝黄县令的挽留,带着人往驿馆去。

他们初来乍到,自然需要有人带路。

黄县令话刚开口,方才那年轻的衙役便上前,自告奋勇要带一行人去驿馆。

崔新棠视线在衙役脸上落了落,倒未拒绝,只道了一句“有劳”。

到了马车前,他扶孟元晓上马车时,要笑不笑地看她一眼。

这一眼带着促狭和揶揄,孟元晓脸颊一阵烫热,看都不敢去看一旁的徐主簿,只小声道:“棠哥哥,我错了”。

崔新棠不逗她了,扶她上了马车,叮嘱几句,又吩咐青竹将车赶得慢些,马车便驶了出去。

出了县衙,马车慢悠悠走在前边儿,崔新棠同人走在后面说话。

县衙距驿馆不远,只一刻钟便到了。

孟元晓从马车上下来,那衙役却是自来熟,笑着同她打了招呼,说他姓林,又说他在县衙做事,小崔夫人若有差遣,尽管寻他。

孟元晓奇怪地看了崔新棠一眼,未应这话。

崔新棠抬手替她理了理斗篷的领口,和稍稍被风吹乱了的鬓发,道:“圆圆先上去歇着,我说完话便上去。”

孟元晓跟着驿丞的婆娘上了楼,她爱干净,进到房中,红芍先忙着将床上的铺盖都换成自己带来的。

孟元晓无事可做,又觉得房里有些闷,就走到后窗旁,将窗支起一扇透气。

从这里瞧下去,恰好能瞧见驿馆后院说话的人。

随行的几个主事已经回房歇息,只崔新棠同那个衙役站在后院说话。

崔新棠背对着她,孟元晓瞧不清他的表情,倒是能瞧见那个衙役一脸笑嘻嘻,像是同崔新棠十分熟络的样子。

孟元晓正有些惊讶,不妨衙役突然抬头朝她看来,朝她扬起一个笑脸。

孟元晓怔了怔。

方才在县衙她便一直觉得有双眼睛在暗中窥伺她,此刻对上他的视线,那种怪异的感觉倏地又涌了上来。

孟元晓拧了拧眉,压下心头异样,将支起的窗扇又落回去。

红芍手脚利落,很快将床铺收拾好,又在榻上铺了毯子。

孟元晓脱了外衣鞋子,趴在榻上看话本,等了两刻钟,崔新棠才从外面进来。

孟元晓手托着腮,翘着两只脚,只掀起眼皮看他一眼,“棠哥哥,你们说什么了,说那样久。”

崔新棠道:“方才遇到驿丞,问了几句话。”

说罢脱掉外裳挂在一旁,过来随手摸过她的话本瞅了一眼。

孟元晓顺势坐起身,抱着他的腰,问:“棠哥哥,你认得那个衙役吗?”

“嗯?”

孟元晓道:“我瞧着那个衙役怪怪得,对谁都一副热络的模样。而且我听他讲话,好像不是云平县的口音。”

“是吗?”崔新棠心不在焉道。

孟元晓也未放在心上,转而问:“棠哥哥,你明日要做什么?”

崔新棠合上话本丢回榻上,在她脸颊掐了一把,道:“明日你在驿馆歇一日,后日随我到下面的村子里去。”

孟元晓惊讶,“代户部巡查,不是应该核查县衙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