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星轮之星空之主> 第262章 归来之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2章 归来之后(1 / 2)

从科恩玛贸易星返回后,张晓辰将在中立之地与星语者的对话内容,向联邦与天庭最高层做了详尽汇报。

不出所料,星语者关于“归墟阴影”是宇宙“修正机制”的说法,引发了更深的忧虑和更激烈的争论。

一种无形的压力开始在整个联邦体系内弥漫。

官方层面,加强监管、清剿“自由追寻者”残余势力的行动愈发严格;但民间与学术界,要求“有限开放技术”、共同研讨“未来危机”的呼声却越来越高。

万象星海学府内部,也逐渐分化为三个派系:

以张晓辰、唐小雨等人为代表,认为需要在确保核心安全和秩序的前提下,审慎地探索一条新的道路,但具体如何走,仍在摸索。

学府内的辩论从讲堂蔓延到餐厅、宿舍,甚至引发了数次小规模的学术冲突。理念的分歧,开始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面对日益增长的舆论压力,以及内心深处对“归墟阴影”那一丝不确定性的担忧,联邦最高委员会经过长达数日的激烈辩论,最终通过了一项折衷方案——“有限技术开放试点计划”。

该计划选取了三种经过严格评估、被认为风险较低且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守望者基础技术。

如高效能量转换材料配方、初级环境生态修复灵阵、基础精神力冥想法,在三个指定的、发展水平不同的边缘星域进行试点推广,并配套严格的使用指南和监督机制。

消息公布,一石激起千层浪。

开放派欢呼这是“历史的进步”,是联邦走向更开放未来的第一步。

保守派则强烈抗议,认为这是在向“自由追寻者”的恐怖主义行为妥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试点星域的民众大多欢欣鼓舞,将其视为改变命运的机会。

而其他未入选星域则感到不公,要求扩大试点范围的请愿书雪片般飞向联邦议会。

“自由追寻者”组织并未因这次试点而沉寂,反而在暗网中嘲讽这是“统治者的施舍”和“杯水车薪”,继续鼓吹彻底打破桎梏。

计划的推行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

尽管有严格监管,但在其中一个试点星域,还是出现了滥用初级冥想法导致精神失控,以及非法篡改能量转换材料配方试图制造武器的恶性事件。

虽然事件很快被杨戬的部队平息,但也印证了保守派的担忧,给试点计划蒙上了一层阴影。

---

试点星域的风波,迅速反馈回万象星海学府,使得内部的派系之争更加白热化。

保守派元老在学术会议上公开指责开放派学者“天真”、“不负责任”,认为他们的舆论压力导致了错误的决策,并造成了如今的恶果。

开放派的年轻学者则反唇相讥,指责元老们“固步自封”、“无视宇宙的警示”。

争执从学术观点上升到人身攻击,原本和谐的学术氛围荡然无存。

最令人痛心的事件发生了。

学府内一位极具天赋、但在派系争论中倍感压抑的年轻开放派学者,在一次激烈的争吵后,竟然盗取了一份关于“灵能谐振核心”的非公开研究资料,试图通过自己的渠道将其“分享”出去,以证明该技术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他并未成功。

学府的安全系统及时发现并阻止了他。

但这起事件本身,像一记重锤,敲在了所有人心上。

“我们不仅在对抗外部的星语者,”唐小雨看着被带走的那位才华横溢却误入歧途的年轻学者,眼中充满痛惜,“我们内部的精神堡垒,也在出现裂痕。”

张晓辰下令对学府内部进行一轮更细致的思想工作和纪律整顿,但他也明白,强行压制的效果有限。

根源在于那悬而未决的、关于未来道路的巨大分歧。

就在联邦内部因理念裂痕而焦头烂额之际,引导ai“启明”主动联系了张晓辰和唐小雨。

“万物矩阵”核心,启明的光形身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凝实,甚至带着一丝……人性化的凝重。

“根据最近流入矩阵的、来自试点星域的海量应用数据,以及持续对星语者遗留技术样本的分析,结合文明古老数据库中的某些模糊记载,我进行了一次超深度风险推演。”启明的声音前所未有的严肃。

“推演结果如何?”张晓辰心中一紧。

“星语者关于‘归墟阴影’的描述,有738的概率接近真相。”启明语出惊人,“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敌人,更像是一种……宇宙尺度上的‘免疫反应’或‘系统重置’机制。

其触发条件,与一个区域内文明所能达到的‘有序度峰值’和‘信息复杂度临界值’高度相关。”

“守望者文明,正是因为发展到了某个极限,才引来了它。”唐小雨瞬间明白了。

“是的。而星语者的‘扩散’策略,从数学模型上看,确实能有效降低单个文明节点达到‘临界值’的概率,从而延缓甚至避免‘阴影’的降临。”启明补充道,“但是,该策略会显着提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