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青娘的商业智慧> 第89章 春风渡辽拓新土,秋雨归乡续传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9章 春风渡辽拓新土,秋雨归乡续传承(2 / 2)

,村民把土地交给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管理,村民按土地面积分红。另外,联盟可以在村里建染布作坊,聘请老人和妇女干活,既能照顾家庭,又能赚钱。”

老村长听了,连连点头:“这个办法好!这样年轻人也愿意回来,咱们村就能活起来了。”

在辽东待了半个月,青娘亲眼看到基地的发展,看到村民们的生活发生的变化,心里充满了成就感。离开暖泉镇那天,村民们送了一程又一程,李茂把一份《辽东染料种植技术手册》交给青娘:“这是我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整理的,以后可以用来培训其他北方地区的种植户。”

青娘接过手册,笑着说:“辛苦你了。明年咱们可以在辽东再建两个基地,把‘辽青’色打造成北方草木染的特色品牌。”

九月底,青娘回到青石村。刚进染坊,就看到周先生带着几个江南染坊的掌柜在等候。周先生手里拿着一匹新染的“枫红”色布,兴奋地说:“青娘师傅,这是我们用江南的枫树叶子染的布,颜色像秋天的枫叶一样红,你看看能不能批量生产。”

青娘接过布,仔细摸了摸,又放在阳光下看了看:“颜色很正,牢度也不错。咱们可以在秋季推广‘枫红’色,搭配‘辽青’色,推出‘秋染双绝’系列,肯定能吸引不少客户。”

接下来的日子,青娘忙着筹备联盟的年度会议,同时指导学徒们研发“秋染双绝”系列产品。她还把《辽东染料种植技术手册》和《枫红染制工艺》整理成册,加入《草木染技艺大全》的修订版中,计划明年春天出版发行。

冬至那天,全国草木染联盟的年度会议在青石村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六百多位染坊掌柜齐聚一堂,听青娘汇报联盟一年的工作成果:建立了辽东、江南、西南三个染料种植基地;开发了“辽青”“枫红”“霜白”等十个新品色;与西域、波斯的商队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联盟成员增加到八百多家,带动了上万村民增收。

会议最后,青娘站起身,目光扫过台下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声音坚定而充满希望:“各位掌柜,咱们这一年取得了很多成绩,但这只是开始。明年,咱们要在东北建立跨境贸易中心,把草木染布卖到朝鲜、日本;要在江南举办‘国际草木染艺术节’,让更多国家的人了解中国的草木染;还要在全国范围内培训一万名草木染技术工人,让这门手艺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掌声持续了很久,仿佛要传遍整个青石村,传遍整个中国。王掌柜站起身,大声说道:“青娘会长,我们都相信你!只要跟着你,咱们的草木染一定能走向世界,成为中国的骄傲!”

会议结束后,青娘独自一人来到草木染文化园的展示区。展示区里,悬挂着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草木染布,有江南的苏绣染布,有西北的羊毛染布,有西南的蜡染布,还有辽东的“辽青”色布,每一匹布都承载着一段故事,一段传承。

春桃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件刚染好的“辽青”色夹袄,递给青娘:“青娘师傅,这是我用辽东的‘雪青’草染的布,给你做的新年衣裳。”

青娘接过夹袄,摸了摸柔软的布料,心里暖暖的。她想起自己刚回到青石村的时候,穿着一件打补丁的旧衣裳,在漏雨的茅屋里煮染布;想起被村长诬陷时,村民们的质疑和疏远;想起第一次去京城时,面对繁华都市的忐忑和不安。而现在,她不仅拥有了自己的染坊和文化园,还带领着八百多家染坊,传承着老祖宗的手艺,改变了上万村民的生活。

“春桃,”青娘看着身边这个越来越能干的小姑娘,笑着说,“明年春天,你跟着李大哥去辽东基地吧,多学点种植和染制技术。以后,这草木染的传承,还要靠你们年轻人。”

春桃重重地点头:“青娘师傅,我会好好学的!我要像你一样,把草木染手艺传下去,让更多人喜欢草木染。”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草木染传承基地”的匾额上,也洒在青娘和春桃的身上。远处的染料田里,虽然已经收割完毕,但土壤里还孕育着新的希望,等待着明年春天的播种。

青娘知道,自己的路还很长,未来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她并不害怕,因为她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的身后,有李茂、陈三柱这样的得力助手,有春桃这样的年轻学徒,有八百多家染坊的支持,还有千千万万热爱草木染的人们。

只要坚守着手艺的初心,保持着真诚和善良,只要一代又一代的人接过传承的接力棒,中国的草木染就一定能永远传承下去,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而她,青娘,这个从青石村走出来的孤女,也会永远记得自己的根,记得自己的使命,在传承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