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青娘的商业智慧> 第5章 货商慧眼识好布,染坊遇机扩生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章 货商慧眼识好布,染坊遇机扩生路(1 / 2)

入夏后的县城,总爱刮些燥热的风。青娘刚把染好的最后一匹淡紫色粗布晾上竹竿,额角的汗珠就顺着脸颊往下淌,她抬手用衣袖擦了擦,却不小心蹭上了些靛蓝色的染料——这是早上染布时溅到的,洗了好几遍都没洗干净,倒像是在粗布衫上缀了朵小蓝花。

“青娘姑娘,忙着呢?”院门口传来熟悉的声音,青娘抬头一看,是货郎老周,正挑着空了大半的货郎担站在那里,铜铃不似往常那般响亮,倒添了几分疲惫。

“周叔,您怎么来了?今天收摊这么早?”青娘连忙迎上去,顺手接过老周手里的货郎担,往院里挪了挪。

老周叹了口气,坐在院角的石凳上,接过青娘递来的凉茶,一口喝了大半:“别提了,最近县城里的货不好卖,好些铺子都关门了,我这担子里的针线、糖果,跑了大半天也没卖出多少。”他说着,目光扫过院子里晾晒的布,眼睛忽然亮了,“哟,你这染的布又多了新颜色?这淡紫色真好看,比上次那个青碧色还显雅致。”

“这是用村里采的紫茉莉染的,”青娘笑着解释,“前几天回了趟青石村,看到李婶家种了好多紫茉莉,就问她要了些花瓣,试了试,没想到染出来颜色这么好看。”

老周点点头,伸手摸了摸身边挂着的淡紫色布,又摸了摸旁边的青碧色布,忍不住赞叹:“你这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摸着手感软和,颜色还匀净,要是能卖到外地去,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青娘心里一动,她不是没想过把布卖到外地,可她一个姑娘家,既不认识外地的客商,也不知道怎么运货,只能在县城里做些街坊生意。她叹了口气:“周叔,我也想把布卖到外地,可我没门路啊。”

老周刚要开口,院门口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紧接着是车轮碾过石板路的“咕噜”声,听起来像是来了辆大车。两人抬头一看,只见一个穿着青色绸缎长衫的中年男人,正站在染坊门口,身后跟着两个挑着担子的伙计,还有一辆装满了货物的马车,马车上插着一面小旗,上面写着“吴记货行”四个大字。

那男人约莫四十岁年纪,面容清瘦,眼神锐利,正仔细打量着院子里晾晒的布,时不时还伸手摸一摸,像是在验货。

“这位先生,您是来染布的吗?”青娘走上前,礼貌地问。

那男人转过身,目光落在青娘身上,笑着说:“姑娘就是这家染坊的主人?我叫吴景明,是吴记货行的掌柜,专门在各州府之间运货做生意。我刚才路过这里,看到你染的布颜色特别,就过来看看。”

青娘没想到对方是个货行掌柜,心里不由得有些紧张,却还是镇定地说:“吴掌柜您好,我叫青娘,这些布都是我染的,您要是有兴趣,可以仔细看看。”

吴景明点点头,又走到晾布的竹竿前,拿起一块青碧色细布,仔细看了看,又闻了闻,问道:“这布是用什么染的?怎么还带着股香味?”

“是用野艾染的,”青娘解释道,“野艾不仅能让布染上颜色,还能驱虫,夏天用正好。”

“驱虫?”吴景明眼睛一亮,他常年在外运货,知道南方的夏天蚊虫多,要是有能驱虫的布,肯定很受欢迎。他又拿起一块淡紫色粗布,问道:“这布呢?也是用草药染的?”

“是用紫茉莉的花瓣染的,”青娘说,“这种颜色比较柔和,姑娘家做衣裳、绣嫁妆都合适。”

吴景明点点头,又问了青娘染布的价格、工期,还有每天能染多少布。青娘都一一如实回答,没有丝毫隐瞒。她知道,做生意要真诚,要是撒谎,就算做成了一笔生意,也做不长久。

吴景明听着,心里渐渐有了主意。他常年走南闯北,见过不少染坊,可像青娘这样能染出这么多特色颜色,还能驱虫的布,他还是第一次见。而且青娘这姑娘,看着老实本分,说话也实在,不像有些生意人那样油嘴滑舌,值得信任。

“青娘姑娘,”吴景明转过身,看着青娘,认真地说,“我想跟你做笔生意。我每个月在你这里订两百匹布,其中一百匹青碧色,五十匹淡紫色,五十匹米黄色,你按这个数量给我染,我给你每匹布比市场价高两成的价钱,你看怎么样?”

青娘愣住了,她没想到吴景明会一下子订这么多布,还愿意给高价。两百匹布,就算她每天不停地染,也得染大半个月才能完成,而且需要的原料也不少,她得赶紧回青石村跟村民们说,让他们多采些野艾、紫茉莉,还有槐花。

“吴掌柜,”青娘定了定神,说,“两百匹布太多了,我一个人怕是染不过来,而且原料也不够。”

吴景明笑了笑:“我知道你一个人忙不过来,你可以找些帮手,比如你们村里的人,教他们染布,这样既能加快速度,也能让你村里的人多赚些钱。至于原料,你要是不够,可以跟我说,我让伙计帮你从其他地方运过来,或者我给你些定金,你自己去收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青娘心里一阵感动,吴景明不仅给她生意做,还替她考虑这么多。她想了想,说:“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