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盛世的苗头(1 / 4)

第33章盛世的苗头

曹暾回家后,还真写了一份养娃(自己)心得。王安石离开京城的时候,曹暾等人前去相送,曹暾便把养娃心得交给了王安石。

至于王安石信不信,他就管不了了。

王秀被乳母抱在怀里,大着胆子东张西望。曹暾顺手将章惇插在他耳畔的大红花塞给小王男。小王秀露出只有几颗小米粒牙齿的微笑,抓着大红花对曹暾挥挥手。吴琼笑着把小王秀手中的大红花拿走,反手插在了王安石的耳畔。王安石便顶着他那副年纪轻轻就一把年纪的严肃脸,簪着大红花上船了。曹暾嘴角微抽。大宋人喜欢簪花的风俗真是难以理解。他叹了口气,准备回家休息。

章惇不知道从哪又摸出一朵鲜艳的大红花,插在了曹暾的耳畔。章惇眨了眨眼:“我们都簪花,你也要簪花。”曹暾老气横秋地叹了口气:“哦,好。”

他刚应下,章案也摸出一朵大红花,插在了曹暾另一只耳朵后。曹暾:……“无不无聊?

章衡讪笑了一声,合群地拿出花朵,仔仔细细地簪在了曹暾没几根毛的小揪揪上。

曹暾…….“怎么章衡也变坏了?

苏洵忍着笑,摸出一个花环套在曹暾脖子上。曹暾低头看着脖子上的花环,然后无语地看着苏洵。他不能理解,苏洵怀里怎么能藏一个花环,花环的花朵还没压坏?神奇。

曹暾看向曹佑:“来吧。你又藏了什么?”曹佑忙摇头。

曹暾松了口气。

见曹佑不合群,章惇扑了上去,把袖子里的花朵全拿出来,胡乱往曹佑的发包上插。

章秦也狞笑着摸出花朵,往曹佑衣襟上塞。章衡嘴里说着"抱歉”行动上仍旧与两位族叔站在一起,闭着眼睛往曹佑头上撒花瓣。

苏洵牵着曹暾走到一旁,免得四人胡闹碰到曹暾。曹暾脑袋往旁边一耷拉。

为什么三章永远那么活泼?尤其是章惇,你精力是不是充沛过头了?他想起章惇晚年快被贬死的时候,还带人去帮村人抓拦道的大猿猴…罢了,章惇这一辈子已经望到头,改不了。

范仲淹从欧阳修口中认识了王安石。他没想到自己感慨了几句王安石不肯入馆阁后,太子居然两度偶遇王安石。

真是有缘。

范仲淹忍不住给欧阳修写信,调侃这件事。欧阳修看到范仲淹的信时,正在修亭子。

闻言,他止不住笑意道:“确实有缘。”

若说欧阳修最初只是欣赏王安石的文章。王安石任地方官时颇有政绩,又拒绝进入馆阁,这不慕名利又肯干实事的性格让欧阳修更加欣赏。他在心里道,王安石还年轻。如果太子能顺利继位,说不定他们能成就一番君臣佳话。欧阳修的笑容在看到曹暾给王安石写“养娃心得"时,变成了一片冰冷。官家在外朝上只是不太坚定,在后宫上则特别荒唐。前朝入不敷出,官家却不愿停下宫中宴饮歌舞。帝后都很节省,偏偏其余宫人奢靡无度。

从江西给张美人送金桔,和从巴蜀给杨贵妃送荔枝有区别吗?欧阳修不止一次为张美人之事给皇帝上书。庆历三年,前线战事正进入关键阶段,军费消耗巨大,皇帝都要向京中富户“借钱”来补亏空。皇帝却为了张美人母女,在寒冬腊月让染院工匠在大雪中敲冰取水,染练八千匹绫罗。欧阳修就上书言"宫中用度奢侈,皆是亏损圣德之事”。皇帝从不理睬。

张美人和襁褓里的小公主一个冬季都要用八千匹绫罗,小太子的养娃心得中,却在说如何与曹佑一同把南方产的土棉布旧衣服变得更加舒适。婴孩长得快,衣服要做大一点,这样才能穿得长久;短了的衣服打补丁时,补丁要在表面,里面再缝一层柔软的衬子,既能保暖又省布料,难看什么的不重要;冬季的棉服要用针线细细缝成小格,遇到太阳天就要拿出来,一边晒一边拍打…

欧阳修看得后槽牙都要磨碎了。

皇帝不能割舍帷帐中的情爱,这群臣能理解,私事而已,不太涉及国事他们都能忍。

可太子之事是国之重事!先帝偏爱刘皇后,也不是把太子丢出宫,而是让太子认刘皇后做母亲……等等,欧阳修背后一股凉意窜上脊椎,冻得他浑身一颤。抱宫人之子充作皇后之子,还能说皇后是嫡母,本就是一众皇子皇女之母。皇帝应该不会比先帝更荒唐吧?

欧阳修的手狠狠拍在桌案上,强压住自己找皇帝吵架的心。他无惧自身安危,但太子还小,他不能因为冲动害了太子。欧阳修想起太子那副除了读书和习武之外,什么都提不起劲的模样。太子从小都不见父母,性格冷淡不是理所当然吗!欧阳修看到曹暾的"养娃心得"时,范仲淹也将“养娃心得"改了些犯忌讳的地方一一比如不让孩子去佛道之地,细细斟酌后呈给皇帝。范仲淹很焦虑。

皇帝存活的子女极少。昔日皇帝有儿子诞生,一定会普天同庆。皇子都被皇帝亲自安排在自己寝宫养育,恨不得日日见到。皇帝看似看重太子,每隔几日都要询问太子的生活。但自太子上次去金明池,皇帝已经两个月没有召见太子。

范仲淹宦游时,也时常不能陪伴年幼的儿女。但他总是时时想念,若有机会,必定将家人接到身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