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我们继续聊李白。”
吴琼抿嘴轻笑:“好。“这孩子真是聪慧可爱。希望她还不会说话的孩子,将来也能与这孩子一样优秀。
几人都不蠢。即使苏洵在政治上的敏锐度差了点,曹暾提点后,他也了然王安石犯忌讳的原因。
若是皇帝成年继位,这句话大概看过就忘。正因为皇帝真的是孺子继位,甚至可能他还未亲政时,辅政之人多次用这句话提点皇帝,皇帝便对“孺子其朋”稍有些敏感了。
思及时事,这句话确实犯忌讳。皇帝只是不让王安石入三鼎甲,也算脾气好了。
苏洵对科举之路越发忐忑:“没想到还有暗地里的避讳,若无人引路,不知道要走多少次歧路。”
章衡道:“明允不用太担心,有些忌讳现在是忌讳,以后可能就不是;现在不是,以后也可能是。不是明面上的忌讳,终究只是看阅卷者的心情。运气一事,成就成,不成就不成。自扰无用,我们就不必自扰。”苏洵长喟一声,笑道:“是我落榜太多次,有些执着了。”他对章衡拱手,感谢章衡的提点。
王安石见苏洵如此,对苏洵的好感深了一点。接下来,他不再言学问,着重提了科举经验。
他想,几人学问都很好,缺少的可能就只是科举经验。虽然官宦子弟家中不会缺少进士,但他是庆历二年进士,登科时间离现在很近,经验对他们可能更有用。
曹暾仍旧没去听。
范仲淹的科举改革废除后,进士科再次以诗赋文采为重。他绝对考不上进士科,只能走童子科捷径,去听了也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