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厨子都是“奢侈品”,曹暾雇不起。
众所周知,连现代都有厨子学校,好的厨子要去大酒店就职都得考证,没有千百遍的练习,不可能通晓一门技艺。要成为好厨子,也要至少练习千百回,食材哪来?调料哪来?柴火哪来?当然是豪富之家从小调/教出来的。除了一直在家里当厨子的家生子,富贵人家调/教新的厨子,多是在外采买漂亮的小女孩小男孩悉心调/教。尤其是厨娘,那都是心腹丫鬟。厨艺不过是漂亮丫鬟所需要的才艺之一。流落在民间的厨娘,不是主家败落,就是自赎其身,反正都是曹暾买不起的奢侈品。
就算不买漂亮的厨娘,若是想去酒楼里挖角,那也得花很多钱。厨子在古代是普通老百姓最好的职业之一,哪是贫贱人家能肖想的。曹家倒是有现成的厨子,但曹家的厨子是曹家的,他们不会听曹暾的话出门干活。再者家里欠了巨债,曹琮把能裁减的仆人都裁减得差不多了,留下的厨子只够做曹家人的饭,他们家也没有多余的厨子出外讨私活。没有优秀的厨子,东京城的饮食业竞争十分激烈,开店只会赔本。想想现代社会开饮食店的成本已经很低了,做不过一年的饮食店也比比皆是。曹暾经过深思熟虑后,果断放弃。
曹暾又想,能不能根据现代审美,做些护肤品、彩妆、香水之类的卖钱,也是小说里常见的套路啊。
等曹暾考察了一遍市场,又被现实打脸了。北宋的各种高端护肤品、彩妆、蒸馏香水早就出现,连香皂都已经有了富含动物油脂的肥皂、油脂较少皂角多的瘦皂和以中草药粉末为主的澡豆。曹暾拱手告辞。
对不起,我连手工香皂还没亲手做过,你们这已经来高端中草药、珍珠粉和鲜花定制了。
那玻璃呢?这个也是很赚钱的吧?
在曹暾"考察"时,曹佑以为曹暾对玻璃感兴趣,带曹暾去参观了吹制玻璃工坊,为曹暾买下了一个玻璃杯喝水。
曹暾捧着和在某岛国旅游时买到的古法吹制玻璃杯没区别的碧波琉璃杯,眼中的迷茫快把眼珠子淹没了。
啊,对哦,我想起来了,北宋已经有吹制玻璃技法,玻璃制品已经走进民间普通富人家中了。
那我靠什么发家致富啊?
曹暾想了想,他能赚钱的行业,其他人已经开始赚了。他如果要赚钱,就要像个普通北宋人一样不走捷径,好好做市场调研,雇用专业人员,随时盯紧市场风向……
累,摆了。
曹暾算了算时间,差不多自己弱冠时姑母就能升职加薪当太后,到时候他就能舒舒服服地吃俸禄,还搞什么商业?与其想什么开店,不如早点考童子科吃官粮呢。
他就这么一直颓废着,回到了东京,见识到了曹家的捉襟见肘和东京的高消费,才重新生出了赚钱的渴望。
可这渴望还没生出多久,曹暾又察觉自己身份可能有问题,或许在他死前-一甭管是英年早逝还是被皇帝弄死,亦或是非常罕见的高龄喜丧,应该都不会缺钱。曹暾赚钱的欲/望又不太强烈了。
嗯,可以继续摆了。
曹暾蹭着张美人的东风囤积居奇大赚一笔,已经有了八百两的私房钱,之后每月还有一百两的月例,吃喝又蹭叔祖父家的,还没有房租压力,暂时是不缺钱了。
接下来,他要随便弄个“事业"出来搪塞叔祖父了。为什么要搪塞叔祖父?当然是预防叔祖父继续帮自己管钱,甚至把自己的八百两收回去,说为自己存着。
再者,囤积居奇毕竟不是什么有道德的事。朱夫子道德感太高,如果自己不用这笔钱做点有道德的事,朱夫子绝对会想方设法断掉自己手中的钱,以免自己继续囤积居奇。
曹暾接下来的事业,就不是真的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拿到每个月的一百两月例,做的面子工程。
曹暾照实告诉了小叔叔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曹佑很快就理解了“面子工程”是什么意思。他连连摆手:“暾儿,你有时候可以不用太信任我,什么真心话都和我说。”如果暾儿是太子,未来当上皇帝,自己上朝的时候得多为难啊。他只适合领兵打仗,不适合当秦桧。
曹暾可不会放过自家小叔叔:“那不行。话憋在心底难受,总要找个人说心里话。我又不爱和别人说话。”
面对在自己面前是个小话痨,在别人面前时闷葫芦的小侄儿,曹佑很是忧虑。他苦口婆心道:“暾儿,你还是多交些朋友吧,别太孤僻。我看章家那对兄弟就很好。”
曹暾已经和章资、章惇接触过几次,章瓷、章惇自己都以为他们已经是曹暾的朋友。但曹佑看得清楚明白,曹暾仍旧对他们很是疏离。唉,暾儿真的不是什么天才性高傲,君子之交淡如水。他真的是疏离和不礼貌啊!
每次看见自己敬佩的未来章相公和庄敏公夸赞曹暾,曹佑就浑身难受。强忍尴尬真是太难过了。
曹暾小心翼翼地把装满银子的小匣子合上。这里面的可是后世有市无价的宋银铤。宋银铤即宋朝官制银质货币。金银货币除了陪葬和沉船,大多都会被融了做成其他东西。北宋银铤后世存量不到五十个,他这一匣子就有四十个呢,嘻嘻嘻。“我的身份不清不楚,就更不能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