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逃生(1 / 3)

第38章婚时19

叁捌、

不知不觉中,贞元十七年就过去了,接下来就是建业初年。刚一开春,新上任的圣人李承训就沿袭旧制,下令减轻徭役赋税,并大赦天下。同时他在朝中拜韦挺为尚书右丞,汝南王李承明为尚书令,兼散骑常侍,予其大量军政权,一时汝南王位高权重,成为长安炙手可热的人物。此外,他还拔出了朝中不少河东王与太子党羽,任用一些少年俊杰,像李崇、岑松、虞佩京等后来辅佐唐穆宗、推行新法的名臣,亦在此时出现在众人眼中。

不得不说,李承训并不是一个昏君,他也曾要励精图治,学他父亲欲成就千秋霸业,这一点从他所定的年号上就可以看出来。然很多时候,要成为一代明君,光靠抱负是不够的。

建业初年,因为唐元宗逝世,潜伏与北方的突厥乙毗射匮可汗觉得有机可乘,立刻撕毁盟约并发兵攻打庭州,乐广王李元吉忽然做了随手掌柜,并派人扣押郭孝恪,西州几城岌岌可危;随后,李世民之子安阳侯李承乾以为父策反之名于安阳起义,适开春时节,青黄不接,又逢微旱,因为朝中调动严重,一时抽不出心力约束地方,导致民心稍有动乱;而朝中因为他整顿得太厉害,顿时许多旧老不买他的账,一时人才奇缺,士族也纷纷在一旁看热闹;更要命的是一-因为李建成的逝世,身为儿子兼继承人的李承训自然要守柩服丧,然后就服出病来了冉冉的晨雾还未散去,几缕金色的阳光穿过澄澈透亮的琉璃飞檐,绕过古朴幽深的青色长廊,落在水榭旁那个修长的身影上,汝南王一身紫金绣团花纹圆领袍服,腰佩金鱼囊,上面跃出水面的锦鲤在晨光中熠熠生辉。“圣人下朝即找承明,不知所为何事?”

“如今只有你我兄弟二人,何必如此见外。"李承训轻咳了一声,他隐在竹帘里,看不清脸上的表情,只听得语声微微带着几分疲惫。“君臣之道,承明岂敢乱之。"汝南王淡然开口,他眉如冷月,浅褐色的眸底如古井凝波。

“朝野皆知君臣之道,偏偏西北那人不知!"李承训冷冷地道,“如今正值西突厥叛变,偏又有乐广王私造兵械之事…”“圣人,此事只是空穴来风,此事还需仔细察看,乐广王对先帝忠心耿耿,必然不会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你也说了,他是对先帝忠心耿耿,可不是对朕!"李承训冷哼道,他可不是傻瓜,登基大典这个四叔以边邑军事繁忙为由拒绝回京,这不是明目张胆违抗圣命是什么?微风徐来,竹帘晃动,吹得衣角也微微扬了起来,他袖口暗金色龙章绣纹,与圆领襟上那威风凛凛的五爪金龙纹饰顿时仿佛活了一般。“你不用再劝,这次朕不打算妥协。乐广王又如何!西突厥又如何!"李承训眼中闪过几许异常的光,“父皇所作之事,朕自然也做得!既四叔与西突厥可汗不识好歹,朕正想一学昔日武帝肃清蛮夷,重振朝纲!西州百姓只知乐广王不知唐皇,朕孰能忍之。”

汝南王眼皮微微一跳,他自然听出李承训语气中隐隐的几分杀意,沉默了一瞬,垂眸道:“此事……还请圣人三思。乐广王虽嚣张跋扈,但在市井坊间颇有美名,若圣人不名正言顺将其处置,恐遭非议。”“哦?那依卿之见呢?”

“圣人莫忘了,长安还有一个乐广王妃。“汝南王长睫微颤,不紧不慢地道:“乐广王素来爱妻,若乐广王妃出事,他可舍得不归?”“这……以王妃要挟,不妥吧?“李承训意味深长地道。汝南王忙躬身下跪道:“承明不才,愿为圣人分忧。”透过竹帘缝隙,李承训看着眼前那个跪在自己面前的男子,嘴角微微扬起,勾勒起一抹残酷的笑容,“对了,朕前日往上清宫寻道,觅得一妇,或许对你此行有所帮助。”

他伸手拍了拍掌,“道真,还不速出来一见汝南王?”“圣人。“只听得一声莺语,有女子轻移莲步缓来。两弯烟眉,乌发蝉鬓,端是人间丽色,只是她此时身上一件浅灰色道服甚是扎眼。汝南王只是淡然地瞥了她一眼,并没有询问李承训这女子的来历,仿佛什么都早已知道一般。待走出太极宫,李承明安排好那个叫道真的女子后便径自上了自己的车,车内此刻早已有人候着:“王爷。”

“圣人最近似乎常往上清宫去?“汝南王指尖停在竹帘上,漠然望着玄色的宫门,淡然地问道。

“袁道人席下大弟子逍遥子如今正在为圣人炼药,圣人服丹药后颇有成效,似乎隐隐有沉迷之心。"男子低着头汇报道。汝南王若有所思,方又淡然问道:“那个逍遥子生性如何,有何来历?”“听说其人虽为袁道人长弟子,然甚功利,臣闻其与郑太后似有暗中往来。郑太后虽立李承训,然如今种种事迹看来似乎对其并无多少亲近之心,形势于王爷大有裨益。”

“不可掉以轻心。你去惠安府中一趟,将此信交予他。“汝南王从袖中取出一纸信函,交予那人手中,那人应声,顷刻消失在马车内。萧子卿一回公主府就忙着找铃安公主,被告知铃安公主刚送走渔阳侯此时正在书房。

于是他又忙往书房而去,铃安公主的书房与他的书房并不在一起,公主府本来只安排了一个书房,后来铃安公主似乎怕他知道什么,就另整理出一间,信尔她会与前来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