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婚时13
叁贰、
太子妃拟定后,很快汝南王的婚事也赶上了章程,一年之内皇室嫁娶如此频繁,长安城里的官员们,也纷纷关门私下议论。只有大明宫里的人知道,这是因为入了秋后圣人的病愈发重了。起先圣人一直瞒着诸人,连郑皇后也不曾发现,直到册封太子妃之后他回紫宸殿时忽然咳血昏厥,太医署的人眼见瞒不下去了,才唯唯诺诺地公布圣人的病情。
圣人倒下了,秋猎自然是无人再敢提,众人担忧圣人病情,太子、河东王等人亦是纷纷要去宫里侍疾,就连铃安公主,如今也是干脆搬回宫劝解皇后去了萧子卿自那日酒肆里被铃安公主一句话刺激后,就一直妄图回避她。铃安公主入宫,正好让他松口气,于是他便时常留在公主府与杨梨儿一起,本想弹弹琴作作画,然想到圣人病情,又没了兴趣。“卿哥哥,你心不在焉在想什么?"杨梨儿将自己亲自下厨做的一盘精致糕点端到萧子卿的书房时,就见他正望着窗外发呆,手中的毫笔停在半空,宣纸上落了两滴墨迹,然他似乎并没有注意到,听到她的声音才转过头,惊回神方将笔放下。
“难得赋闲一日,我们去园中走走吧!“杨梨儿手中一顿,然还是放下糕点陪他往外走去。
时已渐入冬,公主府并没有什么好景致可看,那一池碧绿的荷叶也悄悄呈衰意,上面覆盖了一层薄薄的秋霜,在光影里闪烁着璀璨的金光,莲叶间依稀还能看见几个已经转成黑色的莲蓬,莲子早就不见,留下一个个小孔,孤零零地立着。
萧子卿一抬头就看到湖心心那个小亭的牌匾上虫二两字,忽怅然道:“三年或许太长了……”
“不长。不说三年,三十年,梨儿也会等。“杨梨儿道,伸手环上他的肩膀,“卿哥哥在哪里,梨儿就在哪里。只要有卿哥哥在,梨几为奴为……也是可以的。“说到后面,隐隐有哽咽之声。
“我怎么舍得你为奴为婢呢!“萧子卿幽然一叹,暗骂自己薄幸,明明有了梨儿,为何如今却开始频频想到铃安公主,想到她微微上挑的凤眸,她毫不掩饰讽意的扬起的薄唇,她为他挡狼爪时决绝的眼神,她新婚夜里却扇时淡淡微带着几分无奈的表情……
说来好似从来没见过她张皇无措,或者绝望落泪的模样。她都是如此淡定从容,在西北营中突厥突袭时,她能立刻挽弓上马杀敌,温热的血溅在脸上也能面色不改地擦去;她能以小小匕首迎上狼爪,双眼不眨将匕首捅入狼腹,血染红整个后背亦不吱一声。这个女子,怎么可能是生存在繁华长安城里的?有时他者都怀疑她根本不是真正娇养出来的公主。然见识到她的变脸后,他又对她更加深了看法。她就是李氏血脉,手腕狠辣,狡侩善变,但也敢于承担责任,顾全大局,不会只顾自己。
这样的女子,是他过去生命里从来都没有遇见过的。如一颗耀眼的星辰,令他每每见到,就会发觉自己有多懦弱无知,昏聩无能。而这时宫里正在圣人面前侍疾的铃安公主,不由轻轻打了个喷嚏,李承明从袖口掏出一块帕子递过去,“秋寒,多穿些衣裳。”铃安公主随手接过,抬头看向他,见他正望着自己,唇边溢出淡淡的弧度如冷月明辉,安神香氤氲,在他的眉梢眼底,皆是温柔。铃安公主因为父皇重病焦虑的心在看到他脸上的温柔时顿时慢慢平静了下来,忽然想起什么,顿时又微微蹙眉,怕吵醒父皇,她微微倾过身子轻声问道:“五哥,你的胃疼……可有看过太医?”
看她凤眸中流露的担心,李承明的唇边顿时浮起了一丝笑意,于是也轻声道:“无甚大碍。”
“如此便好。"铃安公主道。
“五郎,你胃有不适?"郑皇后端了药进来,刚好听到他俩小声的对话,于是诧异地问道。
“只是微有不适,如今已没有复发。"李承明恭敬地道,铃安公主听着却觉得不对,她那夜见他苍白如纸的面容,哪里是微有不适,更何况他还在自己屋中放了药,分明是经常发作早习惯了……五哥在骗她!“你啊……如今一个人开府出去,自己也照顾不好,之前还推脱说什么身世微贱不能害了人姑娘,这一拖看看都拖到什么时候了,三郎四郎的孩子,如今哪个不会跑不会跳的?!不若等圣人醒来,我与他说说,让你与上官的婚事早办了吧!”
“多谢母后。"李承明唇角依然噙着一抹温和的笑轻声应道,只铃安公主看着他,却觉得他那一抹笑中,隐隐似乎还藏了什么。汝南王李承明的婚事,就定在了一个月后,刚好是大寒前一日。贞元十七年,可以说是后世人对初唐记忆最深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最值得后世热议的就是汝南王的婚事。
多少史学家在后世翻开唐史,对李承明简短的一生做出剖析,做出关于汝南王婚事背后阴谋的各种猜测和解释。因为就在这一日后,这个出生成谜不被圣人待见的皇子忽然扶摇而上,并在不久后出所有人意料地坐上了圣人那个宝座,成为大唐第三个皇帝,也就是后人家喻户晓的唐穆宗。当然,其实他在后世历史学关于功绩方面的评价,远远没有后来的唐显宗高,然而后世的影视作品中,他在位期间与上官皇后节衣缩食,琴瑟和鸣,堪称唐初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