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婚时12
叁壹、
太常王氏年芳十四,铃安公主在见到真人后,就觉得郑皇后拟定的太子妃人选一定是她了,而且太子一定不会拒绝。因为这个少女眉目间依稀有几分当年澄心的影子,尤其是眉角隐隐的海棠花--澄心的右额角曾经撞到茶几,留下了一道疤痕,后来就刺上一朵海棠花,宫人见海棠花栩栩如生,纷纷效仿,这就是海棠云鬓的来历。
王夫人见铃安公主立在廊上怔然看着不远处自家爱女额角的那朵海棠花,不由得解释道:“说来也奇怪,这朵海棠花是五年前忽然出现在婉容额角,仿佛胎记一般,怎么都消不去。”
扶在彩绘雕漆的木栏上的手不由渐渐拧紧,铃安公主垂下眼帘,淡淡的道:“十七娘子是有福之人。”
王氏闻此,脸上顿时浮现满意的笑来,铃安公主却转过身去不想再去看那少女。她何尝不明白,这是王家人早已打听到那段宫闱隐事故意的作秀罢了。这世上再不可能有澄心,五年前,她就已经死在自己的剑下。她死了,却还可以有千千万万的替代品。也不知王氏哪里找来与澄心如此相似的女于……“公主可要细看十七娘子?"王夫人心中微微不安,又试探地问道。自她收到铃安公主上面的拜帖后,就先是一喜,然而又担忧自家十七娘上入不了贵人之眼。王氏虽随李唐创下大唐基业,然因为李建成后宫不充裕,朝臣之女送不进去,王氏如今又无甚建树,家业日渐衰微,铃安公主上门,自然是给了他们天大一个契机,多方打听得知太子喜欢后,王家就精心部署了这样一个谣言,还命最好的画师给王十七娘画下画送去宫里……如今铃安公主上门了,还留下满意之言,王氏喜不自胜,然见铃安公主板着脸似乎并不见有多少喜色,不禁又开始志忑。
“不必,十七娘秀外慧中,王夫人就静候家中听传圣旨吧!"铃安公主道,与王夫人回主厅又闲聊了会儿,便打道回府。出得王氏府邸,之前还有几缕秋光的天不知何时开始飘起了雨。携带着几丝寒意的风陡然增急,卷起无数片枯叶,在空中随风飞舞,平添几分萧瑟之意。铃安公主拢了拢外罩广袖缎衫的衣领,刚要爬上马车,忽见街巷角立着一人,正看着她。她不由得停住动作看去,只见那人一身黎色窄袖圆领袍服,手打着油纸伞,冷峻的脸部轮廓宛如刀刻,幽邃的眼眸在看到她时多了几分柔和。“阿史那将军。"铃安公主看见是他,凤眸微睐,“好久不见,寻个茶寮一叙如何?″
按道理,身为已婚之妇的铃安公主与未成婚的阿史那·道真孤男寡女共处一室是要引人诟病的,然这两人都不是在意流言之人。于是半盏茶时间后,两人就跪坐在一处小酒肆里,听外面的雨声以及小炉内煮酒的声音。因为下雨,酒肆的生意差的可以,除了他们俩,几乎没有人来。小酒肆的雅舍布置得十分精致,一架画有仕女图的六曲檀木屏风似将雅舍与外面的红尘隔离开来,米色的纱幔垂下,坐榻上设着草青色的绫褥,看去精致淡雅,想来酒肆主是个极知雅趣之人。
“公主今日不甚清闲。"阿史那·道真研究案上的棋局,未抬眼道。“倒说不上清闲,只为完成母后一桩心愿。"铃安公主伸手拿起竹筒做的杯盏,倒上暖暖的酒,捧在手上取暖,感受到手上的暖意,她不由得惬意地眯起眼睛,“三年梨花白,清冽幽香,唔!好酒。若非碰巧见到你,倒不知此处还有如此一个绝妙之地。”
“不是碰巧,王氏十三娘子,是我未婚妻。"阿史那·道真缓缓道。“原来你是来探望娇妻……这王氏女儿真多。”铃安公主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毕国公是支持圣人的,如今王氏已经快太子党,看来毕国公阿史那·社尔也是准备支持太子了。
想到此,她不由满含深意地望向阿史那·道真,问道:“将军以为,我二哥如何?″
阿史那·道真顿了顿,抬起头定然看向她:“你要听真话还是假话?”“自然是真话。阿谀奉承之言只能顺其耳,不能言其义,听来何用。”“太子……并不如何。诸王中,汝南王善治,武安王善谋,有辅佐之能;河东王善武,有建业之能,若能齐心协力,大唐必兴。然…“阿史那·道真顿了顿,忽摇了摇头,伸手推乱棋局,“圣人不在,乱矣。”“这话,是你自己想的?"铃安公主沉吟道。即使她心里并不以为然,然不得不说这其实是满朝文武心中所想,她的五哥,在所有人眼里,有能,但不配为君。
阿史那·道真并没有回应,只是看着窗外丝毫没有小去的雨,“铃安公主为何也要参与进去?身为女子,有夫有荣华,知足安乐一生岂不乐哉?”“我以为你明白我。"铃安公主看着他,忽笑,“却原来只是我以为罢了。”“明白你所想是一回事,理解又是一回事。有些事若强行去改变,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我父归降大唐是为求一世平乐,而非他人政局上的棋子。”阿史那·道真起身,“天色不早,我还要去王府一趟,公主也早行归去吧!”说罢,他起身往酒肆外走去,铃安公主在他迈出酒肆门槛时,抬手一挥,黑白棋子纷纷撒落于地,她直直地望着那些棋子,掩在袖子里的指尖微微颤动。不被支持又如何?那个位置她五哥势在必得!看来有些事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