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梅灼雪(9)
村人压根不在乎县太爷的死活,只一心寻找梅灼雪的下落。奈何时间已过去大半月,营地先被火烧再被雨淋,又遭到了各种野物的糟蹋,即使有那么一两段线索,如今也分毫不剩了。尸体被安置到一块,有的焦黑,有的腐败,有的只剩烂肉残骸。书吏捂住口鼻,忍着不适一具具翻找过去,边找边核实特点,庆幸这具不是,那具也不是。可都不是,那个落难的梅家人又能跑去哪里?他…真的还活着吗?
“先生,你来看看这个。”
“也不是。"书吏回忆道,“那衙役说,宫里人一天只给他喂半块饼,油水是半分不给的,他身形消瘦,没这么结实。”
“那这个呢?是个断了手脚的。”
“不是,这个背上没有鞭伤,也没有烙痕。"书吏拨过尸体的正面,“脸上没有刀疤和字痕……
越是核对,书吏和村人便越是沉默。
什么一天半张饼,断手又断脚,鞭刑加刺字,又被大老远地送来活葬,这是一个人应该受的罪吗?这能是人受得起的罪吗?杀人不过头点地,天家委实太无情。听说那梅家人才十七岁,也不知是怎么带着伤熬过一整个冬天的,甚至颠簸了一路从盛京过来,想必他一定吃尽了这世间的苦。
“先生,咱们还要再找吗?东西应该都在这儿了。”“天马上要黑了,死过人的地咱睡不得,吃过人肉的野兽铁定会再找过来。咱们要么连夜赶路回去,要么另寻一块地过夜,先生你拿个主意吧?”书吏斟酌片刻,咬牙道:“留一晚,再找找。即使找不到人,也得带些物件回去,证明咱们是在办事的,不然准没好果子吃。”“成,咱都听先生的。”
村人不懂阴私和博弈,但胜在听话。书吏一做下决定他们便办起实事,一边往周遭搜去,一边寻找今晚的落脚点。
只是,他们找人的方向与梅灼雪的所在之地背道而驰,不出意外的话,他们是找不到他了。
也好,她正好把这事告诉他,看他愿不愿意跟抚寿村的人有所来往。毕竞,山洞里的柴米油盐总有耗尽的一天,人可以不吃饭,但不能不沾盐。有了村子打掩护,他想要吃食和药材就容易多了。东西一多,她和他都能洁目送村人走远,慕少微转身游回山洞。
她回来时天色已晚,梅灼雪没有生火,而是点了半截烛火等她,匕首没离过身。
一见她平安折返,他明显松了一口气。紧绷的身子松弛下来,他放开匕首,端来干粮和兔肉放在她面前,道:“我怕生火会引来人,所以…今晚只能吃冷食了。”
蛇摇头,蛇不打算将就,拍板做决定:“生火,热食。引人,无碍。”为什么把人引来也无碍呢?
梅灼雪的疑惑终是排在了信任之后,蛇出去大半日也累了,总得让它吃上一口热乎的。况且,他也没用过饭,能吃热的何必吃冷的。火重新生起,干粮伴着兔肉倒入锅里,热气一点点充盈了山洞。趁这档口,梅灼雪取来一袋细砂铺在地上,像是铺开文房四宝,示意蛇请用。他知道,蛇肯定有不少话想说。
果然,蛇一思量便落下尾巴,将村人入林的事告知于他。“抚寿村,村人找我,却不会害我?“梅灼雪喃喃道,“书吏是友非敌,可与村人来往,换盐、米、药……”
他大致明白了蛇的意思,回道:“现在还不是时候,待我身子大好,我会前往抚寿村一探。”
蛇尾抚去字痕,停顿片刻又写道:“若去,宜早不宜迟。”“为何?”
“为了仙缘。”
“嗯?”
终于把事儿摊到了这一步了,慕少微心头如释重负,写的更有耐心。料想梅灼雪对仙缘是一无所知,她便细细写来。只是这字实在太多,要不是她的蛇尾够硬,估计早磨破皮了。
“如你所见,我为妖,你为人,人妖皆有,世上岂会无神仙。”抹平字痕,她复又写道:“世有仙山,在海之外。若仙人遵循旧制,定会在帝流浆福泽众生的十年内来凡间收徒,抚寿村定是遇仙之地。”而实际上,修士的收徒“旧制″并不唯一。有的宗门一甲子来一趟凡间,有的宗门五百年开一次天门,也有的只会在老祖陨落后收徒,更有甚者比如天机阁,会根据卜卦吉凶来收徒。但刨除个别不走寻常路的,大部分宗门都会按照“帝流浆"的标准行事。仔细算来,距离十年差不了几年了,大典随时会开。梅灼雪问道:“何为帝流浆?又为何非得是十年内?”慕少微回道:“帝流浆,月华倾泻,天地灵气涌动,为万物生发之机。沐之者,野物开智,凡人生灵,十年内必出修炼奇才。”若是有婴孩在帝流浆当日诞生,那么这婴孩有极大的可能身怀灵根。她抹平字迹,继续写道:“六年前,帝流浆开,十年之期将至,需早做准备。你有修炼资质,切不可浪费。”
算算时间,卡在帝流浆当日生的婴孩,眼下也有六岁了,正是被送上仙山修炼的好年纪,大宗门多半不会放过这次机会。而六年前梅灼雪才几岁,她怀疑他也沐过帝流浆,得到过长足的滋养,只是他当时年少,只道是寻常。
梅灼雪:“六年前,帝流浆…”
这真是一个清晰又久远的年份,彼时他只有十一岁吧,似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