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凤鸣山(29)
剑修的本性是不畏战、不惧死,一旦认定对手,只要死不了就往死里杀,杀他个片甲不留。
而蛇的本能却是权衡和退避,一旦遇见活物,它们总是先一步缩起来,暗自衡量两边的体型和战力,只有判定能杀才会尽力出手,否则只会避免战斗。现今,剑修与蛇都是她,当人与畜的思维在她脑中交锋,她既没选择主动出击,也没选择权衡利弊,而是想着另一件事一一乌梢蛇耐毒不?
一打三可不可行,主要取决于乌梢蛇耐不耐毒。万一她打赢了却死于剧毒,那要这胜利何用,定风珠拿了都没福享,反倒便宜了别的野物。
她盘在树上,蛇尾有一下没一下地拍着树干,回忆着蜈蚣毒该作何解。蜈蚣属“风,巽卦为风,又带木,是以木能生风,风从木来。而木又能生火,风火相伴,故而蜈蚣毒属于“火毒"和“虫毒”。攻火需用水,这叫清热,也叫一物降一物。但光靠“降伏"容易药性暴烈,因此解毒仍需往根上寻,毒从木来,那就在草木中找。常用于清热解毒的草药是什么呢?
蒲公英、马齿苋、鱼腥草……嗯,或许还要掺水捣碎成泥才好。野林里别的没有,草药倒是遍地都是,尤其时值夏秋正是草药成熟时,她想寻药十分方便,难的是她不确定这些草药能用到蛇的身上。要是一用就死,她折腾这么久算什么,算她会折腾?无法,死道友不死贫道,她只能采了一些草药捣烂成渣,逮住一条找上门的乌梢并打伤它,再把药渣甩到它的伤口上。眼见它逃走后还“活蹦乱跳”了许久,她断定药能使,立刻决定今晚动手。是夜,圆月有缺,时近下弦。
山洞口搁着一只破坛子,里头放了只被勒死的兔子。坛上盖着一块长石虚掩,留下了一道窄窄的缝,而蛇挂在树上,静待猎物出现。夜深沉,星疏朗,草丛中传来沙响,是百足过地的声音。风不知何时停了,四野静谧,草叶微动,三条蜈蚣先后爬出,昂起半身嗅了会儿。
来洞里吃了两次,它们便习惯再来找食。干尸吸引活物,活物中毒而死,它们不知靠这一招吸食了多少野物。
理所当然的,它们闻到食物的气息便觉得又毒死了一只,压根不会想它为何会在坛子里。
锁定坛子,三条蜈蚣飞快地爬过去,争先恐后地咬在坛壁上。一咬不对劲,又不知该如何开盖,它们只能沿着坛子上下摸索,直到摸着一条窄小的石峰为止。其中一条抢先一步钻了进去,肥大的身体蠕动、蠕动,批石头缝渐渐顶开。
第一条顺利钻了进去,第二条体型更大,愣是卡在一半,而最后一条还在等待。
说时迟那时快,慕少微的蛇身一弓一弹,如离弦之箭从树上飞射下来,精准无比地撞上最外头的一条蜈蚣,一把将它撞飞。变故来得太突然,蜈蚣到底没开智,它们一受到惊吓便往坛里钻,完全想不到要打配合战。
正好,它们的愚钝便宜了她,在被撞飞的蜈蚣缠上她之前,慕少微一尾巴卷过它的腹部,大力甩到石块上,摔它个七荤八素。趁它自顾不暇,她一息游到坛子边上,蛇身猛地一转带动蛇尾旋转,而蛇尾裹挟着劲风抽到长石上,将它往卡住身子的蜈蚣撞去。但听的"咔嚓”一声响,第二条蜈蚣的身躯应声断成两截,前半截落进坛子里疯狂挣扎,后半截掉在外头不停扭动。
长石阖上坛子的缺口,遮蔽了所有的月光,当蜈蚣的汁液糊满里外,第一条钻进来的蜈蚣下意识地扑去,不料撞上石头,痛得它不敢撞第二次。不枉她花力气寻了一块最重的长石,撞不开就对了。一打三不可取,近身战更不可取,唯有分而化之、逐个击破是可取的。眼下,她只剩一条蜈蚣要杀了。
一阵腥风自身后袭来,慕少微二话不说盘上小树,蛇尾往下一撩,削去蜈蚣三足。
蜈蚣攀着树皮不放,身子后仰避开蛇尾的扫击,谁知这蛇不是只有一招,她竞是蜿蜒而下一口咬住它的头部,蛇嘴阖得死紧,防止它的毒牙乱咬。而后,整条蛇身翻折过来,带着它往地面砸去,让它的足无法钳制她的蛇身。蛇翻了出去,它也翻了出去。
不同的是,蛇尾又撩上了一节树枝挂住了蛇,而蜈蚣却坠在地上,露出披甲的肚皮,暴露了弱点。蛇牙突破了它头颅的防线,咬碎了壳子,它痛得在地上打滚。
与此同时,慕少微准备收线。
差不多了,蜈蚣的壳子并不硬,能被蛇尾捅穿。到底是没成精的东西,虽然学会了吸食血肉,却还不懂喷射毒液,更不懂利用头和尾足一同进攻。
蜈蚣的首尾长得相似,若它开了智,误导她尾足是头,兴许真能反过来咬她一囗。
万幸,它没有成精的一天了。
慕少微游到它身前,一尾巴结果了它。之后,她故技重施,掀开长石的一角让第一条钻出来,再狠狠铡断了它。
至此她三战三胜,还收获了两枚定风珠。
大
慕少微一把火烧了洞里的干尸,又一把火炖了蜈蚣,顺便往汤里投了块咸味的岩石。
讲真,她做出来的饭没一样是能看的,也不像是能吃的。一如这蜈蚣汤,她把蜈蚣和找来的草药炖在一起,蒲公英泛着苦味,蜈蚣汁又是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