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帝一臣> 你真的是殿下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你真的是殿下吗(2 / 4)

这么个面子,当然,也是为庄怀砚的事缓和与王府的关系。庄若虚抹了一把嘴角残留的血迹:“刑部大牢情况复杂,这要是有人只手遮天,再来一出狸猫换太子瞒天过海,又或是忽然走水放跑重要之人,谁又说得清楚。”

他说话很不客气,甚至有些夹枪带棒,这本是无礼的举动,不过当日他都敢痛指祁未极诬陷庄怀砚勾结外敌另有所图了,现在阴阳怪气也并不奇怪。他也不怕祁未极治罪他,当初他故意把事情闹大,就是为了掣肘他,现在他又主动站出来掺和孟平勾结西凉的事,祁未极要是在这个关头治罪他,才是真正坐实了心虚。

而他话里的“有人"虽然没指名道姓,但明眼人都知道他说的是谁。祁未极自然也听明白了他的言外之意,笑道:“既然世子担心,孤不经手这件事便是,全权交由三司处理,荀相爷和杜侍御史负责,如此可还好?”他好言好语,态度更是好得不行,周围人不由得感叹他秉公处理。庄若虚这次没再呛声。

他知道杜近斋和郑清容关系好,平日上朝下值都是一起的,方才还帮郑清容说话,本身又是在御史台任职,由他来再好不过。至于荀科,当日是他做证祁未极是太子,他算是祁未极身边的人。不过他方才已经挑破了那些暗地里小手段,要是孟平这边再出什么事,那就是荀科故意的,荀科的意思就相当于是祁未极的意思。祁未极只要不蠢,是不会在这个时候动什么手脚惹一身骚的,这样也算是有个平衡,足够去查个水落石出。

周围百姓也觉得这样的安排还算不错,也就没有继续叫嚷。祁未极都这样说了,荀科和杜近斋便各自领了命。陆明阜看了看杜近斋,又看了看荀科,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果不其然,孟平被押入大牢当晚人就死了,死的时候荀科还在现场。一时间,风向又变了,说是荀科才是指使孟平勾结西凉残害郑清容的幕后主使,怕孟平供出他自己,便设计杀人灭口。而他勾结西凉的原因也很简单,当初郑清容在朝堂上就曾多次反问他,二人当时的气氛就不算融治。

后来郑清容封侯拜相,他怕郑清容日后报复,便联合西凉人,在她带着玄寅军去陇右道庭州的时候杀了她。

这样的说法一传出来,之前西凉刺杀安平公主和含章郡主、在郑清容前去中匀送画之时捣乱的事也都落到了他头上。祁未极也依旧秉公处理,非常时期,恐动摇人心,便把荀科暂押大牢,听候发落。

因为杜近斋也是本次负责孟平之事的人,孟平死在牢里,他也有办事不力的罪,所以和荀科一样,都被下了大狱。

朝廷因为这件事动荡不已,都没想到荀科才是背后之人。祁未极也表示很是痛惜,之前自己有多信任荀科,现在就有多心寒。朝堂上,陆明阜看着突然空出来的两个位置,眉头紧蹙。荀科和杜近斋被下了大狱,这下一个怕不是他和先生了。倒也是个够狠的,为了拉杜近斋下水,他身边的孟平和荀科都能舍。偏偏正因为孟平和荀科都是他身边人,他秉公处理毫不偏私的行为才更让人叹服,如今朝堂上不少官员对他比之前多了几分敬重。毕竞当初孟平和荀科都是证明他太子身份的重要证人,他们两个要是都因此获罪,对他这个太子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如今太子身份还未落定,皇后娘娘没营救回来之前,更需要他们二人做证。然而他们二人涉嫌勾连西凉,他非但没有徇私枉法,而是选择公事公办,如此气魄,若不是真无畏,不需要人来佐证,谁敢这么做?是以这一番下来,更加让人信服他就是太子。被打入大牢的荀科也很平静,没有因为突如其来的获罪就寻死觅活,只要求见祁未极。

祁未极不来,他就不吃不喝绝食抗议。

他本就是宰相,更是先帝亲指的顾命大臣,纵然现在还担着勾结外敌杀害郑清容的罪名,但到底还没有发落,是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死了的,不然也不好交代。

怕闹出什么事情来,刑部这边便把他求见的事报给了祁未极。荀科一连绝食好几天,中途还曾昏死过去,闹了好几次之后,祁未极为了面子上过得去,晚间的时候,总算是来大牢里见他。彼时荀科枯坐在牢里,虽然身上的宰相官袍已经除去,身上也染了脏污,绝食让他消瘦不少,但独属于文人的气势一点儿不减。“相爷。"祁未极唤他。

他已经屏退了其余人,这一间牢房里,只有他们两人。幽暗的光线里,荀科抬眼看他,语气并无波澜:“孟平的事是你做的吧。这一次没有君臣礼仪,他也没有唤殿下,开口便直入正题。孟平死的时候他是在场,不过他来的时候孟平就已经死了,碰巧被狱卒看见,尖声喊着是他杀了孟平。

他查看过孟平的致命伤,对方动手很快,做得很干净。除了祁未极身边的死士,他想不到还有什么人能旁若无人地出入刑部大牢,还杀了当时有勾结西凉嫌疑的孟平。

何况孟平要是一死,他和他之间的那些腌腊事就没人知道了,他尽可推到自己和孟平的身上。

祁未极轻笑:“孤此前说过的,他若下次再犯,孤绝不姑息,相爷也算是做了见证。”

简简单单一句话,虽然没有直说是他做的,但言语间已经做了解释。荀科对上他的视线,问出心里早就生疑的事:“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