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的,今日之事还需重新看待。
而且哪怕是他们逼迫姜立所写,姜立本身不愿,也不会留标记的,这样也可以判定太子之事另有隐情。
基于此,沈松溪仔细看了诏书,字迹一样,对着光看,标记也在,上面也确实说了自己杀太子窃国的事。
“是陛……是他的笔墨没错。"沈松溪道。既然确认无误,那么陛下这个尊称就不能再唤了,他也不好直呼其名,便用了“他"指代。
不过就算如此,殿内之人都知道他说的是姜立。官员们本就对诏书持怀疑态度,都伸长了脖子屏住呼吸等待结果,此刻听到他确认的答复,这就差不多可以确定了吧。沈松溪虽然不及荀科官大,但他还是可信的,况且方才他并未被威胁,不会口不应心地指假为真的。
祁未极并不意外,这本就是姜立亲笔所写,还能有假不成。沈松溪看完,祁未极又让孟平拿诏书给杜近斋看。杜近斋是侍御史,虽然有监察百官的职权,但到底是个七品官,看诏书这种事其实还轮不到他的,但是祁未极方才见到杜近斋有意为郑清容发声,便让他成为了第二个看诏书的人。
杜近斋大概能懂他的意思,郑清容打进京城就和他认识了,和他关系不错,祁未极这是在故意点他,但他并不打算推辞卖个乖,他确实也想看看这诏书的真假。
他不信祁未极是太子,他更倾向于那句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是指郑清容。如果诏书有假,他哪怕拼了这条命也要揭穿祁未极。可是看了半天,杜近斋也未能看出上面的伪造痕迹。身为臣子,他清楚姜立的性子,姜立要是不愿意,是断不会写这种不切实诏书的。
而他只要写了,那多半就是真的了。
心中不忿也不愿相信,杜近斋只能沉默着把诏书还回去。祁未极怎么可能是太子呢?
怎么可能呢?
他要是太子,郑大人怎么办?
接下来,诏书便一个接一个地传阅了,知道标记的人看门道,不知道的就看内容,各看各的,平日里奏折递上去都是由姜立批阅的,是不是他的字迹看一眼就知道了。
最后无论是看门道也好,还是看内容也罢,都确认为真。陆明阜和侯微也看了,罪己诏上面以姜立的口吻,阐述了自己窃国的事,也写了太子尚在的事,让人挑不出半点儿假。而他们的党派看过后一个个面色都不好看,看了看祁未极,又看了看郑清容,心下十分复杂。
好端端的,太子怎么换人了呢?
等殿内所有官员都看了,祁未极问:“如何,现在可还有人质疑孤的身份?”
没有人能质疑,姜立身边最亲近的人内侍监孟平亲自揭发,宰相荀科做证,姜立罪己诏自悔,谁还能质疑?
官员们接连下跪叩拜,齐声山呼:“恭迎殿下回朝。”郑清容没跪,在一众官员当中显得格外突出:“我有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