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帝一臣> 可还有人质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可还有人质疑?(3 / 4)

便是开始,今次殿下回朝,就是揭开当年真相之时。”

说着,他对玉阶之上的祁未极就是一礼。

他是宰相,也是受了皇后娘娘恩情的人,还是先帝亲指的顾命大臣,要是弄虚作假,他不仅对不起娘娘,更对不起先帝。而且荀科这人还是很有公信力的,做事让人挑不出错,他都确认过了,朝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知道这事算是假不了了。祁未极轻笑着走下玉阶,扶起他的胳膊:“相爷于孤有教导之恩,是孤的帝师,何须行此大礼?”

从开始到现在,这是他开口说的第一句话,而话里的自称也已经表明了身份。

随着他的动作,离得近的官员可以看到他左耳耳侧有确实一处花一般的印记,个头不怎么大,也就只有拇指那般大小,顶头宽,尾部尖,因为时间过去了太久,颜色已经有些淡化了,只留下一些浅粉,但确实还能看出这个印记拥蹙着成了一株虞美人的形态。

这便是印证了荀科方才的话。

官员们点点头,这便是了吧。

郑清容也看到了,其实之前她有注意过的,但是就像是荀科所说,只把它当做胎记来看,没想到孟平还能搞出这样的证明来,真是煞费苦心。“这可和荀相爷当初告诉我的不太一样哦。"她看着荀科戏谑道。太子这件事她一个人就听了好几次,侯微说过,荀科说过,师傅说过,如今孟平说了荀科又说,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说两次的还前后不一致。侯微说,她是太子殿下。

荀科第一次说,她是太子殿下,安平公主是柳闵夫人的女儿。师傅说,她不是太子殿下,祁未极也不是,安平公主倒真是柳闵夫人的女J儿。

孟平说,她是代替太子殿下赴死的替身,祁未极才是太子殿下,安平公主是柳闵夫人的千金。

荀科第二次说,她不是太子殿下,祁未极才是。把这些放到一起来看,真是有意思得很,什么狸猫换太子,什么替身挡箭牌,一个比一个有意思。

更有意思的是荀科方才说那些佐证孟平的话时,一直没敢看她,估计也是知道对她有愧,无颜面对。

他无颜面对,她却是有颜面对的,而她现在提出这句话也不是要争论个长短,那没什么意义,她不做没意义的事,浪费时间,之所以这样说不过是想试投孟平和祁未极而已。

果不其然,她这句话一出口,孟平当即想要说什么,然而祁未极却抢先一步开口:“当初相爷和郑大人说的那些都是为了孤,郑大人这一路走来算是为孤做事,孤当感谢郑大人。”

闻言,陆明阜和侯微对视一眼。

荀科私底下见过她?他跟她说了什么?也是太子的事?荀科当初跟郑清容说了什么官员们不知道,但是那个"为孤做事"他们听到了。

也就是说,郑清容查案子也好,治理水患也罢,都是殿下的意思?是殿下让她去做的?那她这些政绩不能都算是她的吧?归根结底得算作殿下的吧?官员们如是讨论着,都觉得有道理。

殿下碍于身份,不好亲自出面,让另一个人出面行事很正常,只是这一不出面,功劳便被别人白白捡了去。

官员们议论纷纷,杜近斋面色难看。

什么叫功劳被她捡了去?建军队的是她,治水患的也是她,哪件事不是她亲力亲为的?

反倒是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太子,什么都没做就跑出来告诉他们,他是太子,这不更没什么说服力吗?

杜近斋想要出言替郑清容讨公道,郑清容却抬手阻了他的意图,反倒是对祁未极呵了一声:“感谢就不必了,都是为百姓做的。”他来感谢?

他以什么身份立场来感谢?

所谓的太子?不觉得可笑吗?

孟平不过是仗着皇后柳问假孕,不敢拆穿,所以才编造了这么多听起来很真实的事。

她不是太子,祁未极也不是,不过是各自凭手段罢了。她这句话倒是没让官员们再说她白捡功劳的事,确实,说来说去都是为百姓做事,没什么好辩驳的。

祁未极轻笑一声,倒也没再说什么。

怕郑清容再说出什么话来影响朝局,孟平忙又拿出一份诏书:“姜立自知罪无可赦,已于昨日写了罪己诏,上面表述了自己的窃国之实,诸位大人可以一观真假。”

孟平本要像往常一样先递给荀科过目,他是宰相,顺序本就如此。但祁未极示意他把诏书拿给沈松溪:“给沈翰林看看。”沈松溪是翰林学士,平日里姜立有什么诏书或者议本,都会拿给他看或者拿给他宣读,他最熟悉姜立的笔墨字迹。

孟平明白他的意思,这是要让沈松溪验真伪的意思。荀科虽然是宰相,但现在官员们都看得出来,他属于他们的阵营,他来验真伪,官员们不一定信,可能认为他是在向着他们,由沈松溪这个中立之人来验看,最为可靠。

沈松溪也没推辞,接过诏书看了。

无论是诏书还是书画,姜立都会在他留的字迹上做标记,这种标记需要对着光看才能看到,旁人是仿不出来的,只有少部分他亲信的臣子才知道,就连孟平这个内侍监也不清楚,他是知道的人里的其中一个。就算有人能仿造姜立的笔迹伪造诏书,但只要没有标记的存在,那就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