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狗牙尖尖
这年,北仓城西还没开发起来,商业区、医院、学校,全都挤在市中心,走不了几步就到了藏在巷子里的关东煮店。
和上次来的时间差不多,可推开门的一瞬间,三个人都怔了怔。狭小的空间里坐满了人,暖黄的灯光下飘着浓郁的食物香气,人声低语氤氲在热气里,竞有种别样的热闹。
老奶奶佝偻着背,双手端着一份沉甸甸的餐盘正要往里屋送,一抬眼看见他们三个站在门口,顿时笑开了皱纹:“吧台那边的顾客刚走,你们先坐,奶奶送完这趟就去给你们收拾!”
“奶奶,我来吧。"陈浩几步上前,稳稳接过她手里的餐盘,“送哪一桌?““就窗边,俩小姑娘那儿,"老奶奶笑呵呵指完,又念叨,“真是个好孩子。”看老奶奶转身往回走,暮瑜也跟着过去,帮忙收拾吧台上残留的杯碟。何知砚则扯开最边上的凳子,长腿一跨,懒洋洋地坐下,扫了一圈几乎满座的店面:“今天什么日子,人这么多?您老终于想开出去发宣传单了?”老奶奶笑骂:“我这一把老骨头折腾什么呀,有人来就做,没人来就歇着。也不知怎么回事,这两天人跟约好了似的涌过来。”“我知道为什么!"旁边一个正吃着关东煮的女生抬起头,含糊地插话。她快速咽下食物,声音清晰起来,“大家应该跟我一样,都是看了红书上的安利贴找过来的!”
老奶奶一脸茫然,显然没明白“红书"是什么,刚要再问,忽地想起厨房还煮着东西,“哎哟!光顾着说话了,你们小年轻先聊着啊!”何知砚瞥了眼刻意和他隔着一个座位坐下的暮瑜,轻勾了下嘴角:“坐那么远,怕我审你啊?”
暮瑜…”
真是什么事都瞒不过这个狗东西……
她磨磨蹭蹭挪过去,压低声音,有点心虚:“上次来,我看店里太冷清,就随手发了篇帖子,想给奶奶带点人气,哪知道效果这么好。”暮瑜顿了顿,更忐忑了,“奶奶会不会觉得我多事啊?”何知砚倾身去拿玄米茶包,撕开包装纸,将茶包扔进白瓷杯里,“你要是肯留下来打工将功补过,奶奶应该不会跟你计较。”暮瑜瞥他一限,“你想让我一只手,大力出奇迹啊?”“你可以找个人,替你打工。"何知砚边把杯子放到热水龙头下,拧开,边朝正往这边走来的陈浩一扬下巴,“比如那位闲人。”暮瑜顿时心领神会,郑重其事地点头:“有道理。”陈浩压根不知道这两人正算计自己,看见老奶奶那边的拉面出锅,又抢着去上餐。
老奶奶用毛巾擦了擦手,笑吟吟地走过来:“你们两个吃点什么?关东煮食材没备那么多,有挺多都卖完了。”
何知砚端起泡好的茶,“三碗拉面。其他的,您看着上,有什么吃什么。”“好。"老奶奶点头,继续回锅边忙活。
暮瑜隔着木质吧台问:“奶奶,这店里,就您一个人忙吗?”奶奶掂着煮面篓,声音温和:“嗯,老头儿走得早,女儿在国外结了婚,也不回来了。我自己找点营生,有点事做,心里反倒踏实。不过这两天人一多,是有点转不开喽,正琢磨着明天贴个招工启事呢。”暮瑜一听,眼睛一亮,恰好陈浩送完餐回来坐下,她立刻拍了拍他的肩,扬声说:“奶奶,您不用贴启事啦!现成的帮手在这儿呢!陈浩他就特合适!“我…“陈浩刚要反驳,就被何知砚慢悠悠地截住话头。“反正你放学和周末不是泡游戏厅就是瞎晃,与其跟些不三不四的人混,不如在这儿帮忙上上餐。”
老奶奶把三碗热气腾腾的拉面一一端过来,笑容温和:“这孩子说得对。你来奶奶这儿搭把手,奶奶不光管饭还给工钱,怎么样呀?”陈浩被说得有点心动,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暮瑜在一旁积极充当气氛组,用手肘撞他:“多好呀,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陈浩。”
陈浩扭捏了一下,最终小声"嗯"了一声,声音还没碗里的热气大。吃完饭,陈浩主动留下帮奶奶收拾。
回去的路上,便只剩暮瑜和何知砚两人。
秋夜的凉风已经有了刺骨的苗头,路灯将两人的影子拉得细长,时而交叠,时而分开,像一场无声的追逐游戏。
何知砚拉上外套拉链,手抄进衣兜里,声音被风吹得有些散:“天冷了,打个车送你。”
暮瑜把微凉的右手缩进袖口,摇摇头:“不用,我坐公交回去就好。”何知砚哂笑,侧头看她:“替我省钱啊?”大概是熟悉了,暮瑜回得特别直白:“我又不是你什么人,替你省什么钱?只是不想再欠你人情,免得以后说不清。”何知砚忽然伸手,按住她的头顶比划了一下,笑得有点坏:“你这脑袋确实挺小的。”
暮瑜一把划开他的手,“干嘛?想占便宜啊?”想占便宜就直说。
何知砚低头看她,慢悠悠地,像在逗弄一只警惕的小动物:“你知道为什么狗类里,像泰迪、博美、吉娃娃那种小体型的最爱叫,脾气最爆吗?”怎么突然扯到狗了?暮瑜蹙眉,直觉他没什么好话。何知砚见她一脸戒备又不搭腔,笑得更加张扬,“因为啊,一般脑袋小的,颅压都高,易燃易爆炸。”
暮瑜,“何知砚!你说谁脾气不好呢!”
何知砚哈哈大笑。
看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