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边的,翰林院议事堂。
如今这里的气氛,与数月前已大不相同。
年后,沈砚凭借《浮世录》带来的巨大声望和皇帝的肯定,身边自然而然地聚集起一批真正有学问、有风骨、或是原本持中立态度的翰林官。
而翰林院里与沈砚并肩的另一位掌院学士,何慎的门生——赵文渊,则明显感觉到了压力。
那时,他们在核定下一阶段史书编纂的纲要。
赵文渊一党的一位侍读学士提出,应着重渲染近年来“河清海晏,盛世气象”,对一些“细枝末节”的灾异、弊政可略写或从简。
这话要是放在从前,或许也就这么办了,粉饰太平,是历朝历代都会有的情况,但这名侍读学士是赵文渊一党,沈砚斥驳他简直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