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历史军事>红楼:我,贾环,九龙夺嫡第一功> 第147章 宝玉:我的案首哪去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7章 宝玉:我的案首哪去了?(1 / 2)

此时的荣国公府,倒真是如同赵姨娘所说一般,虽说贾宝玉还未取得案首功名,但是府里面,却一派欢欣鼓舞之色,仿佛对于其中的童生案首功名,早已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唾手可得。

荣禧堂内。

府里面的主子坐于其中,其中除却凤姐儿还在小月子,怕出门吹风,落下病根子外,其余的人都围绕着贾府里的宝二爷。

贾政此时面对宝玉的时候,更难得带上了几分曾经未曾有过的和颜悦色:

“宝玉如今总算是知晓上进起来。母亲,我瞧着宝玉如今眼下青黑,脚步发飘,想来应该是读书太过辛劳的缘故。趁着这段时日,也该好好修养一二……”

贾政说着这话,那边贾宝玉颇有些受宠若惊,但是紧接着,又听到贾政说道:

“县试之后是府试,今年还有两年一次的院试。若是宝玉能够一举考取秀才功名,连中小三元,也不乏是一桩美谈。这样比起来,倒是与他兄弟环哥儿,也差不了多少了。”

考取一个童生功名还不够,还要秀才功名?!

且次次都要案首,还想着连中小三元?!

便是贾宝玉,此时也不由得心中突突,这要是算下来,拢共得耗费多少银钱啊?

不过瞧着老祖宗和母亲的模样,一个个肤色红润,老祖宗更是笑得眼角要眯成一条缝儿了。荣禧堂内正笑着说话,那边便有丫鬟撩开帘子,喜形于色:

“老太太,二太太,二老爷,今天放榜了,消息都传到咱们荣国公府来了!”

放榜的消息传到荣国公府?

一时之间,不论是贾政、王夫人,还是贾母、贾宝玉,都觉得,这县试的案首之位,怕是板上钉钉了。贾母搂着贾宝玉,叠声儿地含着心肝肉,接着,就听到下边的小丫鬟,喜气洋洋地脆声道:“恭喜宝二爷,贺喜宝二爷,如今已经是童生了!”

话语落下,屋子里顿时一片寂静。

那小丫鬟觉得气氛有些不对劲,便有些不解地抬头,看向王夫人和政老爷,总觉得他们二人的脸上,似乎有些不大高兴的模样。

倒是贾母,还以为小丫鬟不知事,说漏了什么,便忍不住又追问了一句:

“玉儿可是县试的案首?”

小丫鬟听见这话,只以为是自己恍惚了一瞬,这才听错了。

便是小丫鬟不读书,身居贾府后院也知晓宝二爷是个什么水平。

宝二爷往日不怎么读书,就算有所涉猎的,也不过是些浓词艳曲,虽说作起诗来,也像模像样,但真要把这些诗词放在科举中……便小丫鬟瞧了,也总觉得不像样。

这次宝二爷能考上县试童生,已经是万幸至极,怎地府里面的太太、贾母,都像是失心疯似的,觉得一个童生还不够,还要考个案首回来?

真当谁都是隔壁将军府的环三爷吗?

小丫鬟心中如此想着,嘴上便婉转回话,言语之间,大多都是宝二爷虽然不是案首,但能考上童生,却已经是光宗耀祖的意思。

谁知政老爷还没如何,王夫人听到这话,却满脸不敢相信,顾不得贾宝玉还在场,便对着小丫鬟,开始追问起来:

“怎么不能是案首?隔壁的贾环都能考上案首,怎地如今宝玉如此用功勤奋,却还比不上环哥儿?”贾宝玉听到最后那半句话,身形一晃,脸色愈发苍白起来,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什么,但是万千话语梗在心头,最终只能讷讷不语。

贾母到底是疼自己的心肝玉儿,眼见贾宝玉脸色不好,当即就护着孙子,开口:

“谁知道这人的案首,是怎么来的?要按我说的,早早给学政、考官塞些银钱,哪里还用得着费这事儿?”

贾政闻言,就皱紧眉头,只是碍于贾母的身份地位,不敢出言反驳。

倒是贾宝玉,听到这话,心中却突然起了一个念头。

这次县试,他预先得了考题,可谁又知道,县试中的其它人有没有得到考题。

说不准,此次的案首,当真是如同老祖宗说得那样?

贾宝玉暗自思忖,好容易从荣禧堂中离开,他便又马不停蹄,前往临安伯府,想要拜谒伯府的幼子仲怀安。

仲怀安看着贾宝玉,听到他质问的话语,只觉得颇为好笑,看向贾宝玉的眼神中,也带上了几分意味不明:

“宝二弟,你这话就好笑了。旁人买卖不成,情谊还在,怎地落在你嘴里,这次考不上案首,反倒是成了我的错了?再者,买题之前,我什么时候许诺,说你拿走了考题,就一定能考上案首?”“宝二弟,你扪心自问,反思一番,难不成……你自己就没有错吗?你我本就不是读书的料子,真以为能同你那个兄弟环三爷一般,头一次下场考试,便能够轻而易举地考取两个案首吗?”

贾宝玉听到这话,曾经那种熟悉的感觉,再度倾轧而来。

放在两年前,贾环对于贾宝玉而言,不过是不起眼的小角色,便是贾宝玉大声训斥,贾环也只能默默忍受。

不论是府内还是府外,只有旁人说贾环的不是,哪里会像是现在这样,见到贾宝玉,就要拿出贾环对比,且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贾宝玉不如贾环……

就连好不容易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