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面尽失,须得设法挽回。别看皇后三年不露面,但凡现身,他母妃总被压得抬不起头,皇后若一直这般直率倒也罢了,就怕皇后转性争宠,届时他那父皇是否招架得住还是两说。皇后他是奈何不了,李家出了这么大事,父皇也未曾废后,可见情意,不过皇后的软肋七皇子,却是可以捏一捏的。他适时向席间一位官员递了眼色,对方会意,寻了个空档,便起身举杯拜下,
“陛下,北齐公主抵京已有些时日,不知陛下属意哪位皇子联姻?礼部也好早作准备。“列出的正是礼部一位郎中,曾是内阁首辅王显的门生,坚定的恒王党。
此事实不该当着使臣的面商议,但恒王实在阴险,早就谋划着让朱成毓娶北齐公主,当庭提出,便可将朱成毓架在火上烤,彻底断掉其太子之路。皇帝微不可见地皱了下眉,却也没说什么,而是看向席下的北齐公主,“柔雅,朕这几日吩咐几位皇子陪你狩猎,可有中意的了?”此前北齐送来国书主动和亲,只有一个要求,便是叫北齐公主亲自挑选夫婿。皇帝本意是让北齐公主在汉王、信王与蜀王中择选。这几位王爷,北齐公主均见过,只是嫌他们相貌不够英俊,未看上眼,不过这话不能直言,便道,“陛下诸位皇子皆人中龙凤,柔雅个个仰慕,实在不知该如何择选?”
恒王却心如明镜,失笑道,“柔雅公主,本王早闻你曾在北齐遍寻美男子,欲招之为驸马而不得,听闻我大晋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故而主动和亲,实话告诉你,我大晋着实出美男子,而诸位皇子中..”恒王转向皇帝,起身拱袖,“父皇,若论相貌,众皇弟中当以七弟最为貌秀,必得北齐公主青睐!”
七公主闻言心下大惊,脸色不由数变,历朝历代中原皇室为保血统纯正,储君从不与异国联姻,一旦某位皇子与别国联姻,便意味着与储位无缘,七公主心下怒极,“恒王,七弟乃嫡皇子,我大晋从无嫡皇子联姻外邦的先例,恒王此议,是何居心?”
恒王摊手笑道,“七妹,我只是实话实说罢了,不然你让北齐公主挑谁?再者,七皇弟若能为父皇分忧,也是他的造化。”“你.….”
“好了.“皇帝恐二人当着使臣之面闹争执,眼神严厉地制止他们。两位瞬间禁了声。
皇后也看穿恒王的诡计,实在担心恒王撺掇着皇帝定下七皇子,故而趁着今日有面见群臣的机会,扫视底下文武,“诸位大人,恒王所议,你们以为如何?”
大臣们面面相觑,皆露难色。
若七皇子未被圈禁,毋庸置疑,选谁都选不到他头上,可如今形势有变,就不好斟酌了。
但有一人很斩钉截铁站起身,“回陛下,回娘娘,臣以为不可。"1巢正群抬眸正色道,“陛下,七皇子身份贵重,不宜与异国公主联姻。此外,臣恳请陛下在京中名门择一贵女,为殿下册立正妃。”眼下没有哪家高门府邸敢牵扯进李家这个案子,故而议婚是假,巢正群此举意在转移皇帝视线。
谢首座听了巢正群这话,登时提了几个心眼,无他,只因他还有个娇娇女谢茹韵待嫁,现下满京城无人敢嫁女给七皇子,万一皇后见谢茹韵嫁李蔺昭不成,转而将她许给七皇子呢,谢首座实在不愿再掺和进来。于是他轻轻扯了扯右侧裴越的衣袖,示意他开口结束这场纷争。裴越没动,牵扯党争的事,他从不置喙。
谢首座无奈,又推了推前方的王显,王显虽是恒王外祖父,却一向中立,常为七皇子说话,此次亦是他劝皇帝为皇后祝寿,以缓和帝后关系。王显当然不支持七皇子和亲,但反对之余,须提出可行之策。他这么一犹豫,殿内便静下来。
北齐公主暗道不妙,她又不笨,听出这七皇子之事暗藏机锋,不愿掺和至大晋的党争里头来,须寻个借口脱身才好,抬眼四顾,目光忽然在一人身上定住“陛下,这七皇子我就不见了,我瞧着这殿中有一人生得风姿夺目,如翡玉临世,不如就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