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人怎么就被大军包围了呢!!
李斯沉声道:“御史大夫蒙毅、上卿苏角、上卿姚贾作乱,本相正在承陛下诏令平乱!”
董翳看着明显以多欺少的战场,心里信了三分,却也只是三分而已,更还有九十七分的不信。一位公两位卿三位郎官同时在陛下眼皮子底下叛乱,这话您让下官怎么信?
但一位公两位卿和三位同僚深陷于数千兵马的包围之中,却又让董翳不敢不信。
四千余兵马围歼六人和围歼七人并无差别!
李斯突然一喝:“左中郎将董翳!”
董翳赶忙拱手:“下官在!”
李斯沉声喝令:“加左中郎将董翳假裨将军职。”
“令左中郎将董翳即刻率诸郎并两千卫兵往南侧营门,杀来犯之敌!”
“此战若能得胜,本相会亲自向陛下举荐董将军加裨将军之职!”
此地就在赢政的主帐附近,冯去疾也就在不远处,怎么轮都轮不到李斯下令。
董翳心里已经大概猜到了局势,但再看了一眼被团团包围的苏角,想想裨将军之位的含金量,董翳还是选择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只是肃然拱手:“唯!”
“轰隆隆
话音刚落,便又是一阵雷声炸响。
李斯顺势眺望董翳所说的敌军来犯方向,便借助电光照耀看到了密密麻麻的人影正在从南方冲向军营。无边无沿!
李斯失声喝问:“此为数百敌军?”
“来犯之敌至少在五千以上!”
“汝眼疾乎?”
就算是扶苏麾下所有臣属全部叛乱,苏角、韩信等人最多也只能凑出三千兵马而已。
余下的那至少两千兵马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时间不允许李斯多想,李斯当即转头看向杨檬:“杨上卿!”
“有重兵来犯!”
“劳烦杨上卿率卫兵即刻阻截敌军,此地动乱由本相平定!”
顿了顿,李斯沉声道:“还请杨上卿放心。”
“若是令郎迷途知返,本相会劝谏陛下赦其死罪。”
“至少,本相亦会留其全尸!”
杨穆看着深陷重兵包围之中的杨武,轻声一叹。
杨氏已仕秦数朝,却从来不会参与王权更迭,只是安安稳稳的做好本职工作。
杨穆没想到他的嫡长子杨武会在最关键的时刻突然选择支持扶苏!
但,事已至此,杨穆不会选择劝说杨武,也不会选择对杨武手下留情,更不会因为杨武的选择就违抗李斯的命令。
杨穆只会听从皇帝的命令,至于谁是皇帝?那不是臣子该考虑的事。
杨穆的想法很理性,声音却难掩疲惫,拱手道:“逆子不孝,是下官管教不周。”
“事涉社稷大事,左相无须格外关照。”
“还请左相放心,本相必会保大帐稳固!”
话落,杨楼策马离开圆阵,朗声大喝:“各部卫兵听令!”
“弩上弦、剑出鞘,列阵御敌!”
“令裨将军董翳,率本部兵马即刻南下,杀敌!”
听杨樱口呼裨将军,董翳来了精神,轰然应诺:“唯!”
与此同时,南营门。
韩信策马冲在最前面,高举手中凭符,昂然高呼:“吾乃卫尉丞韩信!”
“速速放行!”
韩信身后半个身位,蒙庆也高举手中凭符,嘶声大喊:“吾乃东海郡郡守蒙庆!”
“速速放行!”
两道呼声同时响起,两名上卿狂奔而来。
虽然营外那影影绰绰的人影让卫兵们颇为不安,但卫兵们还是心怀犹疑的搬开了营门拒马。韩信可是卫兵体系的二把手,他们怎能不从!
遥遥看到这一幕,董翳目眦欲裂,嘶声怒吼:“传令!”
“紧闭营门、列阵御敌!”
“卫尉丞韩信已叛!”
韩信遥望董翳,目露讥讽:“本卿已叛?”
“是汝等皆叛才是!”
“破门!夺营!”
卫兵们看看韩信,又看看董翳,一时间不知道究竞该听谁命令。
蒙庆眼中是熊熊怒火,竟是不顾危险、一马当先的冲入营门,手中长戟借马速刺穿一名卫兵的心脏。持戟将卫兵高高挑起,蒙庆怒喝:“从贼者,杀!”
韩信也随之冲入营门,高声大喝:“众将听令!”
“护驾!”
一千郡兵,两万新兵同声咆哮:“护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