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罗斯柴尔德之所以会出现在香港,本来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派他来历练,统筹这次收割香港高速发展多年所积累下来的财富的。
原本罗斯柴尔德家族也好,他本人也罢,都以为收割香港这个小小殖民地,是十只手指捉田螺十拿九稳的事情。
却万万没想到香港有霍建明这个重生人士,他抢先一步对香港股市大肆做空,而且快、准、狠,短时间内就把恒生指数打压至500点之下,香港几乎所有上市公司的股价都已腰斩再腰斩。
这一来,以罗斯柴尔德家族为首的境外游资不但没有收割到香港股市,还在投机恒生指数期指时血亏了一百多亿港币。
而且这两年多时间以来投入香港股市的资金,也未全部按原计划在高位套现离场,反而绝大部分资金都被套牢在香港股市。
关键是当初为了尽快推高恒生指数和香港股市泡沫,以便在做空香港股市时获得最大利润将香港尽量榨干。这些资金大部分都买入了这两三年才上市的华资公司股票,这其中还垃圾股居多。
玩金融玩资本的他们,可不会像霍建明那样全都是自有资金。他们的资金大部分都是通过融资而来的,那是有高额利息等成本的,自然不可能长期持有香港这些上市公司的股票。
而香港股市经历股灾之后,何时才能由熊市转为牛市,他们这些玩金融玩资本的自然清楚得很,短时间内已绝无可能。
因此,他们怎么可能一直持有这些股票,坐等股价涨回来或者再次投入大量资金拉升股价之后再抛售?只好挥刀自宫,低价抛售股票割肉离场。
而这也是霍建明这次能在短时间内,增持了这么多英资上市公司股份的主要原因之一。
小罗斯柴尔德这次历练惨败,搞砸了罗斯柴尔德家族布局了几年的收割香港高速发展多年财富的计划,心中的怒气可想而知。
但他暂时还不能灰溜溜的离开香港,返回英国。他此次前来香港,家族交给他的另一个任务他还没有完成,他要找辰海汽车公司,找霍建明洽谈收购伯明翰汽车工厂一事。
这两年以来,英国各大汽车公司越来越不景气,但辰海汽车公司伯明翰工厂却是一个例外,一枝独秀、独领风骚。
其生产的中低档品牌捷达1系、2系车型不仅占据了英国本土市场的半壁江山,还畅销世界各国。1972年,辰海汽车公司伯明翰工厂全年产销101万辆汽车,是英国的纳税、创汇大户。两年前,罗斯柴尔德家族便盯上了伯明翰工厂乃至辰海汽车公司这块大肥肉,打算实施“杜鹃鸟”计划,将蛋生在辰海汽车公司这个“鸟窝”里。
麦理浩出任港督之时,罗斯柴尔德家族便让人传话给麦理浩,让他带话给霍建明,想引诱霍建明将辰海汽车公司在伦敦上市,在入股辰海汽车公司之后慢慢渗透,直至全面掌控。
要是霍建明是在公知、砖家叫兽大肆鼓吹资本自由、资本无国界、科技无国界等等的二十一世纪初重生。
听多了他们说的那一套,那霍建明还真的有可能就信了,会将辰海汽车公司股份出让40%给罗斯柴尔德家族,还会开开心心的将辰海汽车公司拿到伦敦去上市。
只可惜霍建明是从前世2025年5月重生到这一世1955年的。
罗斯柴尔德家族不让麦理浩带话还没什么,他还没觉得是时候该对犹太资本提高警惕了。他还想着埋头发展几年,等1982年第五次中东战争结束后,犹太资本的精力从中东抽离之后再防备也不迟。但麦理浩帮罗斯柴尔德家族带话给霍建明,立即便让他提高了警惕。这两年以来,罗斯柴尔德家族一直派人来游说,想要入股辰海汽车公司,开出的条件一次比一次优渥,但都被霍建明拒绝了。霍建明只同意出售伯明翰工厂,罗斯柴尔德家族入股辰海汽车公司一事免谈,更是明言旗下所有公司均没有上市的打算。
罗斯柴尔德家族见霍建明不受引诱,犹太资本惯用的“杜鹃鸟”计划没办法实施,但又舍弃不了辰海汽车公司伯明翰工厂这块大肥肉。便只好让小罗斯柴尔德在香港割完香港股市的韭菜之后,与霍建明治谈收购伯明翰汽车工厂一事。
李雪莹找到霍建明,说小罗斯柴尔德要来拜访他时,他正在东方影业试看由王天林导演的《飞越疯人院》、李小龙主演的《第一滴血》等五部他截胡自好莱坞电影而改编的新片。
如今,东方影业正有序的按计划制作霍建明截胡的大量好莱坞、欧洲电影。《大白鲨》和《星球大战》的拍摄也已经开始了前期各项工作的筹备,尤其是特效、模型等电影拍摄、制作技术,几年前便已开始在香港电影学院研究室研发了。
得知小罗斯柴尔德要来拜访自己,霍建明愣了愣:
“小罗斯柴尔德要与我见面?”
李雪莹立即回道:
“是小罗斯柴尔德的助理打电话过来与我预约见面时间的。我问过了,他说他的老板这次拜访老板,主要是与老板商谈收购辰海汽车伯明翰工厂一事。”
霍建明点了点头,他心中立即明了了,这次收割香港股市的幕后操盘之人,定是小罗斯柴尔德无疑了。倘若只是为了收购伯明翰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