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历史军事>三国:满级魅魔,你去酒肆演讲?> 第379章 卧龙凤雏,初闻其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9章 卧龙凤雏,初闻其名(1 / 2)

刘允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直到大厅内的声音渐渐平息,他才缓缓开口。“本将知道诸位心中所想。但尔等也需明白,如今是什么时候。北方曹操拥兵数十万,随时可能南下。我军要抵御强敌,军粮从何而来?难道要让将士们饿着肚子去打仗吗?”

他的声音陡然转厉:“此次屯田,并非要夺诸位祖业。张允、邓义等七家叛逆,以及南阳杨修等附逆之贼,其名下所有田产,一律充公,设为军屯。本将再颁新令,鼓励各家将手中多余的、无力耕种的荒地,租给官府,由官府统一组织流民进行耕种。所获收成,官府与田主四六分成。田主无需费心,便可坐享四成收益,且租给官府的田地,三年之内,免除一切田税。诸位,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原本激烈反对的众人,一下子都愣住了。

他们本以为刘允是要强行掠夺,却没想到,他给出的竟是这样一套方案。将叛产充公,无人敢有异议。而鼓励出租荒地,条件还如此优厚,不仅能凭空多一份收入,还能免税,这……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不少脑子转得快的,已经开始盘算自家有多少荒地可以租出去了。

蒯越看着刘允,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光芒。他明白了,刘允这一手,看似退让,实则高明至极。他用叛产解决了军屯的土地来源,又用优厚的条件,瓦解了士族阶层的联合抵制,同时还能将大量劳动力和土地资源,都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一石三鸟,滴水不漏。

“主公英明!此法甚善!我蒯家,愿将城外三百顷薄田,尽数租与官府!”蒯越第一个站了出来,躬身表态。

有了他带头,其余人哪里还敢再有二话,纷纷山呼英明,表示愿意支持。

看着瞬间转变的风向,刘允嘴角微微上扬,接着伸出了第三根手指。

“第三,唯才是举,开办学府。”

“自即日起,于襄阳城南,建立“星火学府’。凡荆襄之地的青年才俊,无论出身,不问门第,皆可通过考核入学。学府将教授经义、律法、算学、军略等实用之学。学成之后,择优录用。今后,荆州官吏的选拔,将以学府考核为主,举荐为辅。”

如果说刚才的屯田制是割肉,那这第三条,就是要掘他们的根了!

察举制,是士族赖以垄断官场,维持家族地位的根本制度。刘允要搞的这个“考核录用”,分明就是要打破他们的垄断,让那些寒门庶族,也有了上位的机会!

这一次,连蒯越的脸色都变了。

但还没等他们开口反对,刘允冰冷的声音便再次响起。

“此事,非是与诸位商议。而是,告知。”

他站起身,目光如刀,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时代,变了。谁若是还抱着旧日的规矩不放,那下一个张允,就是他的下场。”

“本将言尽于此,诸位,好自为之。”

说完,他拂袖而去,只留下满大厅噤若寒蝉,冷汗直流的荆州士族。

新政的推行,在荆州掀起了滔天巨浪。

屯田令一下,那些被叛逆士族盘剥已久的佃户流民,闻讯之后,无不欢欣鼓舞,拖家带口地前往官府报名。仅仅十日之内,原七大家族的数万顷良田,便尽数被重新分配,变成了热火朝天的军屯农场。而“星火学府”招生的告示一贴出,更是引得无数寒门士子奔走相告,一时间,襄阳城内的客栈都为之一空。旧的秩序正在崩塌,新的秩序正在建立。整个荆州,都焕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混乱而又充满活力的气息。

书房内,刘允正听着刚刚从江东返回的马良,汇报着此行的见闻。

“主公,孙权虽年少,却颇有英主之姿。江东文有张昭、武有周瑜,人才济济,实不可小觑。此次联盟,我方虽占得先机,日后相处,亦需谨慎。”马良条理清晰地分析着。

刘允点了点头,他对这些早已心中有数。他更在意的,是另一件事。

“季常,你我相交虽不久,但我知你胸有丘壑。”刘允放下手中的竹简,目光灼灼地看着他,“如今我麾下,有奉先、翼德这般可冲锋陷阵的猛将,有文远、汉升这般可独当一面的帅才,亦有异度、子柔这般可安邦理政的能臣。但我总觉得,还缺了一人。”

“缺一个,能为我“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萧何’、“子房’。季常,你乃荆州名士,交游广阔,可知这荆襄大地上,是否藏着这般的奇人?”

马良闻言,陷入了沉思。他当然知道刘允说的是什么样的人。那样的经天纬地之才,可遇而不可求。片刻之后,他才有些迟疑地开口:“主公,襄阳本地的学子之间,流传着一句话。”

“哦?说来听听。”

“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卧龙!凤雏!

刘允的呼吸,猛地一滞。他手中的茶杯,都微微晃动了一下。

来了!终于来了!

他强压住内心的激动,故作平静地问道:“这卧龙与凤雏,是何许人也?”

“卧龙者,姓诸葛,名亮,字孔明。”马良的脸上,也露出了几分神往之色,“乃琅琊诸葛氏之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