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历史军事>大明:马皇后亲弟,开局救朱雄英> 第192章 朱元璋:封小舅子冠军侯!马皇后:我弟少跟头发,拆你乾清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2章 朱元璋:封小舅子冠军侯!马皇后:我弟少跟头发,拆你乾清宫(3 / 5)

朱标忍不住笑出声:“父皇是故意的。”

“敲打他们,可也不至于把人夸成那样吧?”朱棣走到案前,“我站在底下听着,都替舅舅捏把汗。这往后要是打场小败仗,岂不是要被唾沫星子淹死?”

朱标很放心,一笑:“当年你打胜仗,父皇在庆功宴上怎么说的?说你“少年英雄,堪比卫霍’,比今日夸国舅爷的话还要肉麻几分。”

朱棣被戳中旧事,挠了挠头笑道:“那不一样!我是父皇亲儿子,国舅爷毕竟是外戚。”

“不过说真的,舅舅这四战四捷确实让人意外。以前在济安堂见他摆弄药材,只当是个只会格物的文弱书生,没想到打起仗来这般凶悍。”

朱标起身走到窗前:“可不单单是凶悍,他奇袭庆州用炸药破城,奔袭会州弃辎重轻装,每一步都透着巧思。冯胜在捷报里说,他用兵“迅如疾风,诡若惊雷’,这等将才,真是我大明之幸。”朱棣走到他身边:“大哥往后只管安心监国,有我在北平镇守北疆,舅舅在辽东开拓,再加上晋王在太原钳制草原各部,咱们兄弟同心,定能给大明打下万里疆土。”

朱标转头看他,眼中满是欣慰。

“对了。”朱标岔开话题问,“朱英那孩子近来如何?前几日母后还念叨他,说有阵子没进宫给她请安了。”

“别提了。”朱棣无奈摇头,“那小子一门心思扑在会试上,把自己关在济安堂里,连我派去送点心的人都见不着。”

朱标笑着点头:“我倒真想看看,他这次会试能写出什么锦绣文章来。”

济安堂。

朱英正在院子中读书,杨士奇和夏原吉大步进来。

“朱老弟这可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啊。”夏原吉大笑一声。

两人明显很高兴,脸上带着激动。

朱英起身招呼:“杨大哥,夏大哥,快坐。”

夏原吉刚坐下就迫不及待问:“朱老弟,你可知晓,国舅爷又打胜仗了!富峪城也拿下来了!这已是四战四捷,庆州、宽河、会州再到富峪,马国舅的名字如今在京城都快被孩童编成歌谣了!”“马叔的捷报,昨日宫里的小太监就来说过了。”朱英嘴角弯起,“我也未曾想到,马叔还懂兵法。”杨士奇目光炯炯:“国舅爷用兵不拘一格,奇袭庆州用炸药破城,奔袭会州弃辎重轻装,每一战都出其不意。如今朝中正是用人之际,他能掌兵,实乃大明之幸啊。”

夏原吉连连点头,凑近了些压低声音:“朱老弟,你想过没有?国舅爷将来若能统掌兵权,对你而言可是天大的好事。他与你亲近,往后在朝堂之上,谁还敢小觑了你?”

朱英缓缓点头,声音却轻了几分:“马叔能立军功,我自然替他高兴。只是战场之上刀剑无眼,连下四城虽风光,可每一步都是在刀尖上走,我这心里总有些放不下。”

“嗨,朱老弟这就多虑了。”夏原吉哈哈一笑,摆手道,“国舅爷的武艺你还不清楚?张定边亲传的功夫,寻常人近不了他的身。”

杨士奇脸上的笑容却渐渐淡了:“夏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担心的不是战场之上的明枪,而是暗处的冷箭。”

朱英心头猛地一跳,抬眼看向杨士奇:“杨大哥的意思是,有人会在背后使坏?”

“除了那些人,还能有谁?”杨士奇的目光清冷,“淮西那帮勋贵,仗着跟着陛下打天下,把持兵权多年。国舅爷如今四战四捷,声望日隆,将来若是真掌兵,削的是他们手中的兵权。你说,他们能坐得住吗?”

朱英脸色微变:“可马叔是国舅,又是皇后娘娘的亲弟弟,他们难道敢?”

“有什么不敢的?”杨士奇打断他,“明着来他们或许忌惮皇亲身份,可暗地里使绊子,有的是手段。夏原吉也收起了笑意,脸上露出几分凝重:“不至于吧?国舅爷现在正是圣眷正浓的时候,他们难道不怕陛下追责?”

“若是做得干净利落呢?”杨士奇眼神里透着忧虑,“战场本就是生死场,想要让一个人“意外’身亡,机会太多了。比如粮草延误,比如军情被泄露,甚至只是一场看似寻常的遭遇战,只要安排得当,国舅爷死在乱军之中,谁能查出端倪?到时候,最多归咎于「战阵凶险’,他们大可推得一干二净。”这话一出,朱英只觉得后背泛起一阵寒意。

夏原吉的脸色也白了几分。

战场之上,意外本就寻常,若是真有人蓄意谋划,的确难以追查。

“那该怎么办?”朱英担忧的问。

杨士奇看向朱英,眼神恳切:“朱老弟,你得赶紧写封信给他,提醒他务必当心身边的人,尤其是那些淮西系的将领,军中调度、粮草供应,哪怕是传递军情的亲兵,都得多加防备。万万不可掉以轻心。”朱英重重一点头,起身就想去取笔墨:“我这就写!”

没多久,信写好了。

朱英将信纸仔细叠好,塞进牛皮纸封里,又在封口处滴了两滴融蜡,用随身的玉佩按出个小小的印记。做完这一切,他才松了口气。

“你这信写得恳切,却又不失分寸。”杨士奇宽慰道,“国舅何等聪明,一看便知你的用意。他在辽东连破四城,那份机警绝非寻常人能比,些许伎俩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