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洗衣机第一弔替定律
路宽和刘伊妃走进央视老台址的一号演播大厅后台,一股混合着化妆品香气、盒饭味道以及电器设备特有气息的“春晚味儿”便扑面而来。
“路宽,还记得上次来央视吗?”刘伊妃有些怀念眼前的场景,侧头眼神亮晶晶地看着丈夫。
“嗯,2003年农历除夕,雪下得好大,有个未成年少女假装跌倒,哄骗我背她。”(221章)
“哈哈!”刘伊妃笑得乐不可支,配上现在圆润的脸蛋喜庆得很。
三人依约在通道口等着前来接洽的工作人员,通往演播室、化妆室、道具室的各条通道已经几乎是人挤人了。
但不是所有演员都像每年的苯山大爷一样有相对私人的化妆间、排练室,大多散落在各处。
穿着艳丽演出服的演员们像流动的彩带,或抓紧最后时间对着镜子补妆,或三五成群低声对词、开嗓。
伴舞的小姑娘们叽叽喳喳,脸上带着兴奋和紧张,小品演员则相对沉稳,但眼神里也透着临场前的专注。
刘伊妃感慨道:“真热闹啊,我还记得那年上台唱了个《暖暖》,感觉自己也就是麦霸水平,一眨眼都五六年过去了。”
那一年正是周军等人找了大批宋诅德这样的打手对她大泼脏水的时候,春晚也是公关的手段之一。
路宽笑道:“你想来啊?叫赵苯山带你演个小品,反差感拉满!”
“可以啊!我又不怕扮丑,喜剧表演也很锻炼人的。”小刘不惮于尝试新鲜事物。
“不过从明年开始我们家就要有两个宝宝了,过年还是一家人在一起最好,哪里都不如自己的狗窝。”
来来往往有不少演员向两人投来好奇又善意的目光,只有十几位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演员们怯怯地凑了过来。
“路导,你们好。。。”一看就是少数民族的小伙子说话有些结巴,又鼓起勇气憨厚道:“我们都是川省的演员,《天地吉祥》是我们的节目。”
“看到你们来特别高兴,特地来打个招呼,谢谢你的楼救了我们的家人,救了那么多孩子!”
“谢谢!”、“谢谢!”背后的少男少女们一迭声地感谢。
他们说不出更多感谢的话,普通话讲得也颇为逼仄,只是纯净的面庞上写满敬意。
今年春晚的三大元素,其中很重要的一项自然是抗震救灾了,届时会有最坚强的警蒋敏、重灾区的经县长等人作为嘉宾出场。
两人面前的《天地吉祥》是生活在川省的藏族和羌族的青年男女们献上的舞蹈,近前的小伙子胸前还写着“川省民族歌舞团”。
至于他们对路宽夫妻致谢的原因,就无须赘述了。
围观的演员们越来越多,也发自内心地投来尊重的目光。
小刘笑道:“别客气!待会儿在台下看你们表演啊!”
通道口氤氲的暖光里,为首的藏族小伙子突然退后一步,双手合十举过头顶,用生涩却庄重的汉语高声道:“请允许我们。。。为您的孩子送上祝福!”
未等路宽、刘伊妃回应,他已闭目昂首,喉间涌出沉郁的梵音:
“唵嘛呢叭咪吽——
吉祥的云雀落在帐房,
圣湖的波光护佑羔羊!”
短短两句藏语颂唱,却似雪山顶融化的第一道春溪,裹挟着松柏清香穿透后台喧嚣。
他身后三十多位青年男女应声躬身,指尖轻触胸前五彩氆氇袍,齐声迭唱:“落地生根!落地生根!”
小刘听着别具一格的异族歌乐,感动又好奇:“这是。。。”
“是《吉祥落地谣》”,藏族小伙黝黑的脸庞泛起红晕,“寨子里老人说,把六字真言编进歌里唱给未降生的娃娃听,山神会派白牦牛守住帐门,狼群绕道,病魔不侵。。。”
“可惜今天我们没有带多余的哈达。。。”众人身上都是用于表演的红色哈达。
路宽和刘伊妃都面带笑意,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快慰:“没事!谢谢你们,收到你们的祝福了!”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阿飞自然地往前站了几步,人群中突然传来个急切的声音,是央视的工作人员。
“请让一让,大家请让一让!”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满头热汗地挤开人群:
“路总、刘女士,请跟我走,实在不好意思,交接出了点小问题。”
其实是这俩人不敢面对家里的老母亲早早溜了,到的时间比预定的早,身上挂着“协调”牌牌的中年男子得到消息已经第一时间赶过来了。
这是央视的一位副编导。
“没事,走吧。”路老板同他握手,又跟各位少数民族演员挥手告别。
两人被引导着避开最拥挤的主通道,到一个相对安静的贵宾休息室稍作休整。
休息室里暖气充足,摆放着舒适的沙发、茶几,上面有水果、茶水和小点心,墙上挂着巨大的液晶屏,正无声播放着演播厅内最后联排的实时画面。
眼睛男子看了看时间,态度谦恭:“两位,我们大概8点钟进场,还有40分钟,请稍微歇。。。”
“小路?”
赵苯山神气活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