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女一事让伯阳甫心急如焚,他匆匆夜返太史寮,一进门就把迎上来的弟子推开。
“师父?怎么了?”
“快!上卦台!”
太史之职,除了掌管国家典籍、主持各类祭祀之外,还负责观天象、测祸福。
伯阳甫登台夜观沙盘,沙盘上有一高度精密的圆形阴阳两极八卦阵,它是一座金属、石材集合体,阵体九宫八卦、天干地支环环相扣,非常壮观。
此时旋转着的八卦阵里发生了错位,阴卦的一边慢慢升高,最后完全压制了阳卦。
“这……”弟子茫然失措,“师父,八卦阵呈现前所未见的状况……”
伯阳甫霎时脸色铁青,用咬碎牙的力度说道:“阴阳失衡,大祸临头啊……”
.
话说那篮子在河中一直往下游飘,恰逢河边一颗老树突然倒下,树干斜入河里不偏不倚地拦住了篮子,篮中女婴不堪颠簸,瞬时哭了起来。
而周王姬静的车队也于天微亮时抵达镐京,稍作修整,姬静便急召群臣,连与王后见上一面的时间都没有。
百官陆续进宫,年近七旬的太保召虎叫住了太师尹吉甫:“那首歌谣太师可听闻了?”
“当然。”尹吉甫脸上已现愁容:“亡国歌谣一夜间都传开了。”
召虎拉着尹吉甫放低声音道:“据说王上准备料民重组大军,与姜戎再战……”
尹吉甫点头:“我明白太保想说什么,经此一役大周已经无力再战,今日我必将力劝王上罢兵,修整国政。”
召虎赞许道:“太师所想便是老夫所想,老夫的意思是,你我可借此歌谣入手,打消王上再战的念头。”
尹吉甫一听觉得可行,“老太保妙计,我必附和之。”
身后一人突然插话:“两位大人以为,这歌谣只是歌谣吗?”
说话的是太史伯阳甫,他丢下这么一句话就与他们插肩而过。
“太史何意?”召虎追问。
尹吉甫对太史心生不快,劝召虎:“老太保不必理会,太史整日危言耸听,实则故弄玄虚。”
.
金銮殿上,周王姬静疲惫地揉着眉心,内史向百官高声宣读:“赵叔带救驾有功,赐良田二十亩,赏黍酒一壶……”
底下有官员悄悄议论:“赵叔带没来吗?”
另一人答道:“赵大夫负了伤,大王特准他留府修养,不必上朝。”
伯阳甫一脸严肃。
龙座上,姬静温声道:“此次伐姜戎,晋侯也响应出兵,虽讨贼不利,也着人前往晋侯处表彰嘉奖。”
姬静几句话随便一说,将惨败敷衍带过。
众臣附和:“王上英明!”
姬静另开话头:“昨日,本王在街市偶然听到一首歌谣,歌谣内容荒荡不经,想听听众卿有何见解,内史,念给他们听听。”
内史打开竹简向台下百官颂道:“孩童在街市传唱歌谣,其中有这样一段妄词……”
“月将升,日将没。”
“糜弧箕胞,几亡周国。”
歌谣一颂殿内哗然,群臣个个义愤填膺。
“是谁散播这种歌谣……”
“这歌词,大不敬啊……”
“何人咒我大周王朝,其心可诛……”
伯阳甫孤立一边,没有与人言语,仿佛局外之人。
姬静缓缓说道:“众爱卿对歌谣如何解读?”
召虎出列:“禀我王,歌谣咒我大周王朝将亡于糜桑木弓,箕草箭袋,分明有兵马之灾的意思,我王应暂休兵马,以免应了歌词。”
姬静点点头,若有所思。
太师尹吉甫站了出来:“歌谣若是上天儆戒大周则不可大意,王上意欲重新集结大军再战,歌谣恰逢此时传出,恐怕是上天警示王上勿要再战,否则将有亡国之危。”
太保召虎一手将姬静抚养长大并推上了王座,太师尹吉甫的声望名动天下,二人的劝诫,姬静是会听的。
虽然二人的见解看似就事论事,可姬静还是听出了弦外之音,这些年来每当他动了起兵用武的念头,总有人凑过来给他浇一盆冷水。
罢了,经此一败,大周王朝确实需要一段时间修养生息,以恢复战力。
姬静说道:“既然这样,本王若赦了姜戎不敬之罪,撤消举兵计划,是否就能避过此祸?”
召虎与尹吉甫均赞同:“臣以为如此便是上策。”
百官也高呼赞同。
伯阳甫冷哼一声,摇了摇头。
姬静眼尖,“太史何故摇头?”
“王上,臣摇头只因大祸临头。”伯阳甫衣袖一甩出列,是这朝堂上自成一派的智者。
“太史请明说。”姬静表现出最大的耐心。
“大祸临头啊……”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