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陵江案> 众口难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众口难填(2 / 2)

年前时有此一事。乃慕容义麾下两名贼配军,各脊杖十五以为榜样。”

“慕容义……纵兵劫杀商旅,私蓄亲兵,不听将令擅自调兵去黄土城导致全军覆没……范枢密,西北一年筑堡寨百座,耗费资帑数千万计,为甚尽养些拥兵自重之徒?”

“朝廷拨付,除修筑堡寨、采办军需粮草外,大多空耗于禁军和厢军,此二者临战畏缩不前、不能当事。亲兵虽能效死命向前,然朝廷未拨亲兵粮饷,主将只得自行筹措。”范知院寸步不让语如连珠。

“似此,在下欲除弊革新,仿唐太宗府兵之法,只需兵士五十万并去岁军资半数,足可御敌于边,保国家太平。”范知院正声直言反教晏枢密一时语塞。

沉吟须臾,晏枢密柔声道“若得钱三万贯,范枢密又如何能保绥远不失,所遣之将不复蹈慕容义旧事?”

“此番乃遣黄土城之役所擢升狄姓都监。”范知院亦缓下声来,拿起被茶汤溅湿的韩经略文书抖了抖“此人贼配军出生,昔年刺配出西门时曾言道‘好男儿当报国安民以自强,夫谁是英雄且待后人评说。’临战屡立奇功。我与韩经略私下谈及其人,莫不以能当西北十年大任为意。”

“噢,老夫对此人亦有耳闻。”晏枢密想起前日与吕相樊楼夜饮,吕相论及此人‘十年之西北屏障’之语,不觉动容。

人才难得,西夏入叩又是国之大事。晏枢密思忖,应暂且放下革政鼎新之争先计较眼前事,&bp;否则恐人地两失有危社稷。

时吕、晏与范、韩在革除旧弊、化难鼎新之政见不同,然四人尽皆宰相气量。刘太后主政之时数倍于前开科取士,又大开恩荫封官之门。不计门第拔擢人才、举贤任能。时佐之者吕相也。范枢密、韩经略亦是得吕相与晏枢密荐举方得外放戍边镇守一方。

“好,似此老夫答应范大人。”晏枢密陡然起身,背着手在围着堂中青铜兽炉踱了一圈,朗声道“三万贯,老夫去找吕相并三司计议,拿来!”

说着,晏枢密把手一伸,直直看着范知院手中茶黄染色文书。

“喔~”范枢密赶紧躬身双手递上“那就拜托晏枢密了。”

禁军、厢军……三司在放茶盐交引……益州交子务亦可入手……,……前番铁甲所得千五交引……,嗯,交子,交子,对,陵江县江鑫钱庄,可教陵江县再出三百贯。

晏枢密捏着文书一角,一边暗地计议一边朝北面知政院走去。

已经午时,天色依旧朦胧。低处薄云似江边浪涌一般飞向南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