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官府要问责,而是白林城徐知府怕有人暗害于她,派了人保护她身家性命,虽然有许多人并不知道喜娘的身份。
白林城徐知府瞧着喜娘坦然自若,难以想象一一小小的女子,怎能办出此等滔天大事,此次募集从腊月二十,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单单白林城,便得纹银三十余万两,粮食十万余担,此等大事他且不敢随意处置,自要上报朝廷,不过眼前之事还得问喜娘这发起之人。
喜娘也没想到会掀起如此风浪,但结果总是好的,便将先前所考虑的事情一一说来,从支援西北三关军伍,到灾后重建,事无巨细,听得徐知府感叹其大才,邀她入府为谋士,直忽略了喜娘的女子身份。
募集的钱粮也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留给灾后中间之用,一部分送去三关支援军队。
而经过此番舆论之运动,充分调动了西北民众的迎战之心,便是喜娘听了那些学子们的慷慨陈词,也觉内心战意浓浓,洪定武馆之中更是许多人请命要去延吉关杀那戎族,保卫家国!
如洪定武馆的乞儿这般想法的有许多,所谓男儿志在四方,家国面前,岂可低头,于是大批的民众响应号召,组成队伍,奔赴三关,同时带去了无数的粮食!
其中还包括一些世家子弟,读书人等,队伍斑杂,却皆怀揣着爱国之心。
当然更多的是被家族,父母阻拦住,毕竟是战争,用人命填窟窿的事情,不是简简单单的打打杀杀。
白林城应召组成了一支五千人的队伍,赶往三关,队伍出发之日,全城百姓、官员前来送行,声势浩大,众人知道,也许战胜之日,迎来的可能是他们的骨灰。
待队伍走后,白林城陷入了短暂的寂静,喜娘回到宅子,一时不知道自己做的到底对不对,汪嬷嬷全程参与此事,一路瞧着,自然知道喜娘的性子和心意,只安静地陪在其身旁。
是夜,喜娘在书房待了许久,汪嬷嬷近些日子也跟在书房,喜娘醒过神见着汪嬷嬷,唤了一声“嬷嬷。”
“老身在呢,姑娘近些日子乏了,好好安歇吧。”
喜娘原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说些什么,汪嬷嬷见着便吩咐丫鬟扶着喜娘回卧房休息。
第二日,难得的暖和日子,喜娘精神了许多,便教起了晴姐儿写字,木槿儿来了宅子,瞧着喜娘的字,说道:“姑娘的字多了几分气度!”
“你怎么今日来了?”
木槿儿说道:“怕姑娘心软,为着昨日出城的队伍忧虑,特来瞧瞧,姑娘虽是做大事的人,却有心软的毛病,想来昨日怕是不好受。”
“你倒是知道了,怎么昨日不来,今日再来岂不是晚了。”
木槿儿笑道:“姑娘冤枉,妾身嘴笨,说不出花言巧语逗姑娘开心。”
“说吧,今日来有什么事?”
“还是瞒不过姑娘眼睛,那些个商户想问姑娘之后有什么打算?西北如今景象,正是大展拳脚的时候,他们希望姑娘能带领西北商户谋一番大事。”
说完,木槿儿仔细的盯着喜娘,喜娘放下笔,缓声说道:“当日我的承诺自会兑现,让他们安心等着,如今商家在西北声望空前,望他们珍惜羽翼,不要胡作非为,事情要等到西北安定之后才有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