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要突破发展困境,避免异化为资本主义思想,就要净化社会风气,就要与时俱进,就要“狠下心来”变革,怎么“狠”?我想,这个时候,或许“疑罪从有”更有威慑力。是的,从法律入手,从这一点入手,将“疑罪从无”改成“疑罪从有”。或许艰难,但世界是不断变化的,要发展,终究要变。
具体地,在坚持现有政策方针的情况下,进一步修改和规范法律条文,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比如频繁发生的民事案件升级为刑事案件,对于频繁发生的刑事案件进一步设置对标道德底线的法律红线】;
并建立职能更加完善、可以做到多方取证、流动性更强的监察队伍【这里我想表达的监察与我们当下所讲的“监察”不太一样,本质意义是一样的,都是对“权力”是否得以正确运用进行调查,这里更加强调的是,不仅是对各环节参与“疑罪从有”的案件进行处理的“公职人员”进行调查,更是对案件所涉及的当事人进行调查,而监察队伍的任用方式坚持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从各行各业的青年人中选拔出来(大致类似于选人大代表),并注重“流动”性)】;
与此同时,建立健全人民群众真正的更加广泛的监督【这里的监督可以理解为我国现在常讲的民主监督,就是人民对公职人员的监督,但此时更多的人民群众都是公职人员了,或者说每个社会上的“人”都是公职人员——因为这时我们已经建立了完善且流动性更强的监察队伍)】的体制机制。
总之,保障更加清廉的公职人员执法司法队伍的组建,做到完全意义上更加真正地让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真正实现“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再者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新中国建设初期的时候我们的做法有些冒进了些,可我们追求的始终没有变,何况现在条件不一样了,那些举措放到现在看的话,又会不会刚刚好呢?就算不是正合适,那过十几年、二十几年也许就实现了啊。
没有哪个阶段是毫无意义的,我们早就已经找到了正确道路,为了尽快实现社会主义,舍弃一部分人的权益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可迅速的经济发展也让差距彰显,但幸好我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正确旗帜,采取了正确的财政税收政策,让先富带动后富……于是获得了经济发展,科技进步……
但人口增长,思想多元,文化交融又“碰撞”,人们越来越“不一样”,与外面的世界接触得越多,可想而知,始终与人为善但又谦卑有礼的中国人被人算计,而为了保护自己又不得不去“算计”别人,或许也与当时我们还是比较落后、还不够"自信"有关,在这过程中就让有些先富的人被蒙蔽了双眼,丢掉了初心,以为从外面学到的就是好的,就“崇洋媚外”“背信弃义”了。
当然,资本主义也没有什么“错”,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某种程度上有好的地方,比如能迅速地进行原始积累,市场的存在促进经济水平的发展,但资本主义存在本质缺陷,少数资本家掌握世界资源,享乐、浪费,让世界多数人们作为掌权者的工人,生活苦不堪言。这致命的缺陷也更加印证人类社会或早或晚终归都要走向社会主义,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否则,将不可避免地被自然淘汰,人类自相残杀也好,自寻死路也罢,终将灭亡。当然,写这些并不是想搞什么“种族歧视”“意识形态对立”,只是想团结多数人的力量,让自然给人类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而或许现在写下这些,也许没有什么实际作用,那就当作一个……明明那么幸运地生在这样物质充足、科技发展、崇尚和平的华夏大地上,本可以其乐融融,幸福安康地生活但却时常透支健康、感到痛苦的青年人发发牢骚罢了,或者……只不过是一个生活在这个动荡不安、明争暗抢的国际关系中想要世界和平、好好长大的孩童求而不得时的消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