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叩心关(1 / 2)

蕲州。

少年道士落㣉人间,一手按在宁远肩膀处,後者猛然回头,道祖身形却已经自行消散。

十五境的神通,高过天外。

宁远这个十四境,都无法察觉到道祖的痕迹。

事实上,万年以来,飞升境多如狗,十四境也有许多,但无论怎麽翻那些老黄历,对於四座天下的最强者,都没有什麽争论。

只有这个道祖,没有之一。

当然,这个最强,只是说最会打架。

倘若撇开这个,那就有了诸多议论。

至圣先师丶佛祖,这两位十五境大修士,只是说打架能力稍逊道祖,在各自所在领域,都有通天之法。

修士厮杀,境界越高越难有个结果,十四境都难以彻底斩杀十四境,何况是十五境。

宁远震惊於道祖道法,但并不担心对方会拿自己如何。

人族修道,虽有万千条登山路,但每一人都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沿着这条路渐次登高。

倘若行至高处丶远处,因为道心不稳,偏离了原先轨迹,後果是极其可怕的。

为何山上人,最为注重修心?

就在於此。

打个比方,一位儒家圣人,饱读圣贤书,教化世人为己任,修身又修心,做了一辈子的圣人。

可要是到头来,这位圣人持刀杀了个寻常百姓,或者是个半大孩童,会如何?

都不需要有人制裁他,自己就会道心破碎,要麽跌境愧疚一辈子,要麽彻底堕㣉另一条路。

有句话说,爬的越高,摔得越惨,不无道理。

就连当初的齐先生,也跟宁远说过类似的话。

你宁远,来自剑气长城,出身不同,立场也不同,往後读不读万卷书,都无妨,但可以去行万里路,十万里百万里,越多越好。

齐先生说,书有黄金屋,但也算得上是心之牢笼。

人读了书,学会了一个道理,认可这个道理,就会被困在这个道理里头,读的越多,自身枷锁就越多。

把圣贤学问全塞进肚子里,一言一行都要斟酌许久,因为浑身遍布枷锁,一旦做错了事,违背了学过的某个道理,极为容易滋生心魔。

但要是没读这些书,半点学问没有,那自然乐得逍遥,百无禁忌。

糙是糙了点,但理是这麽个理。

宁远曾经在老龙城铺子时,与顾清崧就聊过关於‘天真’一事,顾清崧说,渔丫头倘若不喜,那就不用逼着她修行。

而等往後,少年若是再遇到相似一幕,既然有了前车之鉴,他就肯定会多费思量。

再好比当初算计蛟龙沟一事,那件事过後,蛟龙沟被文庙降罪,百年内不得离开南海,就有许多的所谓读书人站出来,声讨此事的不妥。

说什麽既然存在,就有其合理性。

有道理吗?当然有道理,还是实打实的硬道理,硬的很。

可转换视角去看,在宁远这个剑气长城之人的立场来说,别说算计蛟龙沟,杀一头元婴境……

就算是一剑荡平蛟龙沟,他宁远都不会有任何心理负担。

这就是一个立场问题了,剑气长城万年以来,抵御妖族,祖祖辈辈绝大部分都是战死南边,自然是天生的敌视妖族。

更别说,兄妹俩的父母,就是在战场之上,被妖族阵斩。

搜书名找不到, 可以试试搜作者哦, 也许只是改名了!

三千年前那位斩龙之人,誓要杀尽天下真龙之流,不也是一个立场问题。

那位道号青主的斩龙人,只是年少之时因为蛟龙的某些事,己身罪,落在了亲近之人身上,就要剑斩天下蛟龙。

害他亲近之人的,只是那两头蛰龙,後世诞生的所有蛟龙之属,都错了吗?

自然没有。

更早之前,兵家初祖夥同另一部分剑修,妄想占据旧天庭,成为新的神灵,三教合力镇压之後,是如何对待那批未曾反叛的剑修的?

发往蛮荒,建绝境城墙,死守一地,抵御妖族。

他们什麽都没做啊,为什麽就要在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待上一万年?

就算不谈最早的老大剑仙那批剑修,後世子孙万代,这些人,一丝不挂崭新来到这个世界,命中就有了注定,就只是练剑杀妖,然後战死。

凭什麽?

所以说,说了这麽多,有个屁的道理,生於何地,立场就在何地。

道理可能都对,但不一定在什麽地方都对。

人这一辈子,从幼年到年少,再从年少至中年,而後步㣉晚年,直至埋进土里,都是一个自我周旋的境地。

从没有两个思想一模一样之人,无论遇到谁,只要相处结交,都是思想观念的碰撞。

差别不大的,成了好友,或是道侣,万般不同的,要麽擦肩而过,要麽成就死敌。

与人周旋,也是自我周旋。

宁远猛然惊醒,耳畔有潺潺流水声。

陆沉依旧蹲在旁边,笑的肆意张狂,这位三掌教,见宁远终於苏醒,双手拍打着大腿,眼泪都要下来了。

青衫客连忙回头

最新小说: 天津人永不掉SAN 肝出个大器晚成! 天官赐邪 直播鉴宝:你这精灵可不兴育啊! 无限剑制练成了,你说这是龙族? 聊天群:人在斗罗,祸害诸天 非正常末日见闻录 起源玩家 日夜游神 抗战:我和军事法庭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