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都不会想到,李霞这段时间,特别是下半年的这几个月,日子过的很是煎熬。
陈兴邦在石城摆摊,一天到晚都在忙,几乎不往家里写信,偶尔会发封电报,短短几个字报个平安,甚至连到石城食品厂当临时工都不会在电报里说。
最多电汇一些钱,也不多。
因为他很清楚,汇多了,老爹老娘会偏心,会去媳妇那里闹,会把钱要走。
陈兴邦上面没哥,但有一个弟弟。弟弟刚结婚,是和爹娘一起过的。
老爹老娘和岳父岳母一样,偏爱小弟。只是自家小弟没像李龙一样这麽出息,还在出自息后这麽照顾自家的哥哥。
陈兴邦这一世有所转变,未尝没有李龙的原因。
李霞在家里要干活,要照顾孩子,有些时候公公婆婆还要来叫他帮着家里干活。
她还不能不去,她不想背着不孝的名声。
这年头话语权在老人嘴里,老人怎麽说,村里人就怎麽认——李霞的性格有点像陈丽蓉,都是有些内向,不知道怎麽变通。
陈兴邦刚离开的那两三个月还好些。毕竟上一次陈兴邦也离开了,但回来的时候可是带着不少钱回来的,过年的时候买了不少的东西,大家都清楚。
但这一次陈兴邦去了北疆,时间越来越长,虽然大家知道他偶尔会发个电报,但信也没看一封,东西也没见寄来,就有人猜测他是不是跑到北疆不回来,不要这个家了。
毕竟在村子里,陈兴邦被老爹压榨的事情谁都清楚,他要真不想和父母联系,这也很正常。
这就搞的李霞很被动,主要村里的八卦圈她也不参与,有些事情她知道的不很清楚,也不好去反驳,也不知道怎麽反驳。
她的性子就是这样,只知道干好自己的活,管好自己的孩子,尽可能的把家看好。
只是近段时间她发现,公公婆婆时不时的会来家里转转,语气也是或直接或间接的打问陈兴邦在北疆做什麽,什麽时候回来,上一次寄钱寄了多少等等。
李霞真的不擅长隐瞒,有什麽说什麽。
但她越说的利落,公公陈长贵越觉得可能有问题。
公公不好经常登门,那婆婆就经常过来,侧面打问这些东西。
这些李霞还勉强能应付,但另外的事情她就不好应付了。
就前些日子,村里不知道怎麽就传出来陈兴邦不要这个家,不回来的谣言了。以前还都是有些人试探着问,眼下传的有鼻子有眼的,甚至直接传说陈兴邦在北疆那边找了老婆,都已经再婚了!
这事情最终传到了李霞的耳朵里,有村里的大嫂跑到她家里来问,被李霞给怼回去了,她是绝对不会相信这个的。
父母,大哥,二哥丶弟弟都在北疆,就算退一万步陈兴邦敢做这样的事情,以大哥的脾气,能把陈兴邦的腿给卸了。
当然,夫妻好几年,李霞也绝对相信陈兴邦不会干这样的事情。
但村里人不管啊,这年头娱乐活动少,村里的电视还没李建国所在的四小队多,收音机也没几台,有些人听新闻就只能从村里的大喇叭那里听几句。
所以村里的「新闻」无论真假,他们都会热捧,有些假的也能说成真的。
三人成虎可不是盖的。
最后传来传去,整个村里除了李霞,几乎所有人都相信了。
毕竟上一次陈兴邦和李家人回来,个个都是发财的样子。
既然北疆那麽好赚钱,那麽人还回来干嘛?
善于传播谣言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会把谣言的主角代入到自己,换自己是陈兴邦的话,会不会留在北疆?
那肯定留啊?
所以就都相信了。
就连陈兴邦的老爹陈长贵,母亲沈玉娟也相信了。公公婆婆一起到了李霞家里,当着孩子红琴的面直接问她:
「兴邦要不回来,你和孩子咋办?」
「兴邦不可能不回来的。」李霞坚定的说。
「如果不回来呢?」陈长贵对自己的儿子并没有什麽信心。自己怎麽对大儿子他不是没意识,但要说后悔,他肯定不后悔,眼下只是想把最后的那一点抓住。
李霞表情很坚定,也很平静:「真要不回来,那我就去找他。」
陈长贵和沈玉娟对视一眼,最后陈长贵说道:
「俺们不管你去不去找他,俺只想给你说,这院子和地,是陈家的。不管你是要去北疆找兴邦,还是改嫁其他人,俺们不管。
但你要走,这院子俺们得收回来,地也得还给俺们。红琴是个丫头片子,你可以带走,其他的,你就别想了。」
李霞没想到公公婆婆会说出这样的话,她简直难以置信。
她一直以为,就算公公婆婆再偏心,也该相信自己的儿子,至少在这个时候,是应该和自己站在一起,坚定相信陈兴邦会回来的。
她没想到等来的不是公公婆婆的安慰,而是无情的隔离以及迫不及待的贪念!
陈长贵可能也觉得自己说的话有些早,所以说完后就离开了,沈玉娟还想说什麽,但最终没说出来,跟着走了。
红琴从头到尾都没吭声,直到等着爷爷奶奶离开后,她才小声问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