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戒刀猛地挥出,刀光凛冽,带着一股一往无前的气势直朝林羽砍来。
林羽心中一凛,这戒刀的招式与寻常刀剑大有不同,它的刀法更为刚猛直接,每一刀挥出都似带着千钧之力,且那刀身的弧度使得攻击的角度变得颇为刁钻。 林羽不敢大意,灵活地移动脚步,侧身避开这凌厉的一刀,同时手中长剑顺势刺出,直取武僧的手腕,想要以此化解对方的攻势。
那武僧反应极快,手腕一转,戒刀瞬间改变方向,横着一扫,竟将林羽的剑招给挡了回去,紧接着又是接连几刀,刀刀紧逼,一时间林羽只能不断地闪躲格挡,寻找反击的机会。
在这一来一往的交手中,林羽渐渐熟悉了戒刀的路数,他发现这戒刀的威力不仅在于其刚猛的砍杀,更在于它那灵活多变的变招,往往看似简单的一刀,却能在瞬间变换角度与力度,让人防不胜防。
而自己若想要破招,就必须要预判对方的变招方向,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被那看似凶猛的刀势所震慑。
与持戒刀的武僧切磋完后,林羽又向使棍的武僧发起了挑战。那武僧手持长棍,步伐沉稳,一招一式尽显棍法的精妙。
长棍在他手中好似灵蛇一般,时而横扫千军,带起呼呼风声,让林羽难以近身;时而又直戳要害,精准狠辣,逼得林羽只能不断后退。 林羽在应对中发现,棍法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对距离的把控以及巧妙的借力打力。
只要掌握好与对方的距离,便能避开那威力巨大的棍击,同时还能趁着对方回棍的瞬间,利用剑的灵活去寻找对方的破绽,给予回击。
随后,林羽又与使用禅杖的武僧过了几招。禅杖沉重,可在那武僧手中却挥舞自如,每一次挥舞都好似能撼动周围的空气,极具压迫感。林羽起初有些吃力,毕竟禅杖的重量和攻击范围都让他难以轻易靠近。
但经过几个回合的摸索,林羽领悟到面对禅杖,不能与之硬碰硬,要凭借灵活的身法游走,寻找对方攻击时露出的空当,再以巧劲化解那沉重的力道,进而展开反击。
几场切磋下来,林羽虽耗费了不少体力,却感觉收获颇丰。他对这些不同的兵器在武学运用上有了更深的领悟,明白了每种兵器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与克制之法,而这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似乎也和自己一直思索的如何将虚无缥缈的念头融入武学之中有着某种相通之处。
他站在练武场上,微微喘着粗气,心中对武学的理解仿佛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对于接下来继续探寻周边江湖势力以及那武学与念头之间的奥秘,也多了几分底气。
下午时分,阳光透过寺庙庭院里的树叶间隙,洒下一片片斑驳的光影。林羽在寺庙中转悠了一会儿后,心中思索着上午听经时仍未解开的诸多疑惑,便决定独自去寻找那位讲经的长老,希望能从长老那里得到更深入的解答。
林羽沿着回廊,一路打听,终于来到了长老居住的禅房外。他先是轻轻敲了敲门,不多时,屋内传来长老温和的声音:“是哪位呀?请进吧。” 林羽推开门,走进屋内,只见长老正坐在蒲团上,手中拿着一本佛经,见林羽进来,微微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和善的笑意,问道:“施主,今日怎会来此呀?”
林羽赶忙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长老,晚辈上午听您讲经,受益匪浅,只是心中仍有许多困惑之处没能想明白,所以冒昧前来,想向您请教一番,还望长老莫要嫌弃晚辈打扰了您的清净。”
长老一听,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哪里的话,施主既有此向道之心,愿意来与老衲探讨佛理,这是好事呀,老衲高兴还来不及呢,何来嫌弃之说。施主但说无妨,老衲定会耐心为施主讲解。”
林羽心中一喜,赶忙在长老对面的蒲团上盘腿坐下,然后整理了一下思绪,将自己心中最困惑的几个问题一一说了出来。比如那“五蕴皆空”到底该如何去真正体悟理解,在尘世之中,人又该如何做到斩断诸般因缘,达到内心的清净无染等等。
长老听着林羽的问题,微微点头,先是夸赞了林羽思考之深,随后便开始耐心地讲解起来。他用通俗易懂的话语,结合着生活中的诸多实例,为林羽阐释那些深奥的佛理。
长老说道:“施主,这‘五蕴皆空’呀,并非是让咱们真的抛却这世间的一切,变得如那枯木一般毫无感知。而是要咱们明白,咱们所看到、听到、感受到的这世间万物,其实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它们本身并无一个永恒不变的自性,就如同那水中月、镜中花一般,看似真实,实则虚妄。咱们若是能看透这一点,不被这些表象所迷惑,心便能渐渐趋向于空明自在了。”
说着,长老还拿起桌上的茶杯,比划着举例道:“就好比这茶杯,它由泥土烧制而成,有了这茶杯的形状,咱们才称之为茶杯,可若它破碎了,那它还是茶杯吗?所以呀,它不过是诸多因缘聚合而成的一个暂时的相罢了,咱们不应执着于它呀。”
林羽听得入神,一边听一边微微点头,感觉长老这一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