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慢慢悠悠驶入官道,不一会儿在城门口停下,车夫把通行牌递给查验的官兵。
马车又重新开动起来,驶入城中,平城虽是京都之外的小城,但位于前往西北地区的第一要塞,来往人群鱼龙混杂,底蕴也不同。
耳边嘈杂之声不断,莲玉荇掀开车帘往外看,叫卖糖葫芦的小贩、卖菜的大娘、卖首饰的年轻妇人……
一切与记忆中的场景无甚差别。
莲玉荇有些迫不及待了,年幼时她在平城待了两年,各种好吃的好玩的,几乎没有她不知道的。
当初离开平城那天,表弟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硬要拽着她不放,被小舅舅打了一顿。
再次来到平城,还真是……恍如隔世了。莲玉荇眼里闪过怀念,片刻消散不见。
马车还未停稳,老远便听到一声清脆少年声,“表姐!”
莲玉荇下了马车,挑了挑眉,还是和小时候一样活泼灵动。
“元琅,许久不见,你竟然长得比我阿兄还高了。”莲玉荇笑着调侃他。
楚元琅站定,理所当然认为莲玉荇是在夸他,笑得十分恣意,“玉鹤表哥听见可不得了,兴许还会嫉妒我嘞。”
毕竟那时候楚元琅身量极小,还没有莲玉鹤的腿高,如今也是高八尺有余的俊俏少年了。
所以一时攀比也情有可原。
莲玉荇低低笑了一声,还是小孩子,看到楚越封禾他们过来了,赶紧行礼叫人:“舅舅、舅母。”
封禾一脸心疼迎上来,拍了拍莲玉荇的手,“前些天你母亲来了信,说是你遭了好些劫难,要我们好好照看你。我让你舅舅做了你最爱吃的烧鹅,待会儿得好好尝尝!”
“我最爱吃烧鹅了。”莲玉荇眉眼弯弯,“多谢舅母、舅舅。”
楚越笑得温柔,略显憨厚地站在边上,寒暄了几句,便招呼着她们进了府。“外面风大,先进去吧。”
几十年前,楚家跟着军队行军,军职越来越高,后来渐渐退出朝堂,开始行商,做起了鲜卑和大晋的往来生意,赚得盆满钵满。
再加上自家妹妹嫁了当朝宰相,身价水涨船高,旁人见了都得恭恭敬敬的。
莲玉荇记得,自家小舅舅也是会武功的,相比少年时的年轻气盛,现下沉稳内敛了不少。
“阿荇,你离开平城已经七八年了吧,你小时候住的房间我和你小舅舅还给你留着,里面的东西没人动过,我已经命人收拾好了,这段时间你就住那儿。”
封禾拉着莲玉荇的手往里厅走,喜笑颜开,又补充了一句,“宅子里空着的屋子,你想住哪儿住哪儿!”
莲玉荇不由得惊讶,没想到那间屋子还留着,她眼里泛起凌凌水光。
“多谢舅母,不用劳烦了,我就住原先那间屋子就好。”莲玉荇垂眸说道。
待净了手,坐下来,封禾便不停给她夹菜,一边说着话:“你父亲现下身居高位,不得随意出入京城,不过还好你们这些小辈还自由些,能回来看看我们。”
“舅母不必忧心。”莲玉荇道:“最近京城之中事务繁多,父亲母亲不能脱身,特地吩咐我多带了些东西,以示歉意。”
楚越闻言不乐意了,撇了撇嘴,“你舅母是担心你,人来就行,还带了那么多累赘,需要什么,小舅舅再给你买就是了。”
“就是就是。”元琅在一边附和,嘴角处挂着饭粒,惹得众人笑得前仰后合,只有元琅摸着脑袋疑惑不解。
“有这么好笑吗?”
怎么都盯着他看,他脸上有东西吗?元琅扒着饭,在心里默默说话。
看着眼前这一幕温馨场面,莲玉荇心里暖得烫人,眸子里流露出怀念。
平城,真是久违了。
**
来平城的第五日,楚越封禾夫妇怕莲玉荇待不惯,也怕莲玉荇闷出病来,提着楚元琅的耳朵细细叮嘱,才让他带着莲玉荇出门。
街上很热闹,小摊一个接一个,楚元琅仿佛侍卫一般,走在她前面开路,怕她磕了碰了。
莲玉饶有兴致地走着,没走几步,侧边忽地冲出来一个半大的小姑娘,撞到她的腿上。
小姑娘脸上蹭了几块脏污,眼睛很亮,身上的衣服料子普普通通但胜在干净整洁。
莲玉荇正准备将她扶起来,忽然发现手上被塞了什么东西,视线一凝,手上的动作也顿住。
一瞬间她意识到什么,把纸团紧紧攥到手上。
那小姑娘看了她一眼,大概是觉得任务已经完成,站起身后麻溜地跑来了。
楚元琅看得心惊肉跳,凑到莲玉荇身边低声说:“表姐,出门在外小心为上,切不可再让陌生人近身。”
没看护好他表姐,回家父亲母亲非得扒掉他一层皮。
而且莲玉荇大病初愈,又是丞相小姐,总归得小心一点。
莲玉荇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