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轻易进入清源道门,造成的影响非常大。
哪怕他已经尽量收敛,将入门时间从两天拖到了十二天。
但对清源观的道人来说这依然是奇迹,同时也是一场需要严密处理的大事。
因为周元的行为,足以令所有无法入道的老道士们道心破碎,也能让观中道童生出唯天赋论的念头。
这是清源观极力避免的问题,避免传继宗法者尝试几次失败,便认定自已天资不足,不适合修道。
可以说清源观并不需要天资太过优异者,他们更需要那些经过道心磨练、明悟求道之艰的求道者。
但周元却打破了他们的认知,他们自幼修道,十几年如一日苦修,才有入门见法的机会。
如此对比起来,他们算什么,算是天资愚钝,还是疯魔院、执念堂之上的痴妄观。
“或许疯魔院的道人说的对,这条入门见法路,见的就是痴心妄念。
若非如此,玄门就在此处,为何我等见不得、为何那么多师兄弟进不去。
真正成道之人当如周将军般,心中痴念不生,意中执念不起,自然而然便入了玄门、成了道法。”
值守道人将玄青纱幔紧紧合拢,防止殿中道人们发现布幔之后的异常。
好在,未入道者之前已被宣诚道长引走,剩余的皆是已入道者。
即便他们通过布幔轮廓大致猜出了什么,但只要有那层玄青纱幔还在,猜测便只能是猜测。
清源掌教李思赶来时,仅看了一眼布幔轮廓,便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今日之事诸位弟子不可乱传,我等皆是求道者,既是求,自然要吃一番苦楚、熬几两心血。
但大道三千、遁去其一,总要允许先天之道存世,否则我们这些后天之人,求什么道、见什么法。”
“我等谨遵掌教之命。”
“善,你等今后教导弟子时当让他们知晓。
天资再卓著之人也要磨练一颗道心,道心人心本一体,净心清源见妙道。”
殿中道人知道,掌教真人即是在维护少不经事、只为求道而求道的道童,也是在宽慰他们这些已入道者。
为此纷纷表示会谨记教诲,不疑已道、不窥他道。
“我之言你们若有所得,当去祖师殿焚香以告祖师。
大道无涯、非一代可求索,当以传承大教为重,方可首证生生不息、传承有序之道。”
等殿中道人尽数离开后,清源掌教李思才去拉动那面玄青纱幔。
值守道人见到李思后,想说什么,又不知该如何说。
“宣荣,我们是求道者,他是成道者,我等看似相同,实质上完全不同。
太祝曾言他是出海明珠,我们却是寻道之人。
既然一个一跃飞天、一个于泥泞沼泽中搜寻道路,那就没有对比的必要了。”
“掌教,传说的真人道,是不是只有周将军这等天资超凡者,才能窥见。”
“我亦不知,说不得周元本就是降世真君、在世真人。
我曾以为,我距真人之境不过一步之遥,现在看来是我错了。”
清源掌教李思仅仅说出了部分心意,心中却想的更多。
他想起自已转世之后,耗费三年时间才得以入门见法。
他想起周元聪慧谨慎,并非勇猛精进的武夫,不由生出了另一种猜想。
“他怕不是藏拙了,他定然为了藏拙多拖了几天。
不知他净心几日得了道心,是第一天,还是第十天,或者说是本就道心天成,之前唯缺一道门。”
“若这便是真人之境,我还差之甚远。
这一步可太难走了,或许我走香火道顺应了天意,使天地垂怜于我,送来了一位在世真人。
他若得道定然有何教我,也有法教至玄、至常两位师弟。”
清源掌教李思出身秘境,他对天地的看法与常人不同。
他认为既得人身就要顺行天道,否则这具躯体与借来的命格本就归属于天,怎会不被天意所困。
周元的到来,好像证明了顺天有德。
否则他能入军营秘境尚武塑魄,何必舍近求远入清源观求道。
“哈哈···,大变化生大机缘,清源道有望再进一步,我亦大道有望了。”
周元不知道,他抬脚跨越一道门,对清源观造成了什么影响。
此刻,他正身处清源秘境之中,打量面前的妙道清源观。
此观与七星宫有些相似,并没有宝光普照、金玉为饰,脚下是青石路,眼前是朱红墙。
一大两小三对木制拱门看起来有了岁月,漆面斑驳、龟首门铺玄黄暗淡。
一座小门曰妙道、一座小门曰玄境,中间大门铭篆清源观三个大字。
两座石狮一左一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