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的目光直到朱毅将菜肴放入储存箱里时才终于回神。
哎呀妈啊!这小孩做的菜太香了!
问到这样的香味完全可以想象出那菜肴的味道绝对是叫人赞不绝口的美味!但这样的一份佳肴却给了众人不小的压力。
且不说到现在还有人尚未抓到自己的食材,更多的人是在捕捉到了食材后才发现抓来的食材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曾经朱毅思考过的问题如今一个一个被其他考生展现出来。
而现在,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小时。
朱毅抹抹头上的汗水,不得不说自己现在还是有些紧张的,虽然以前经常会和家里的厨师们切磋厨艺,但那和现在这样正儿八经的厨艺考试考试完全不一样。虽然说曾经的美食时代已经远去,但是人的潜力是无穷的。
在这个厨艺水品尚在发展的未来世界也有着让朱毅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的优秀厨师。
沙德浑身散发着让人背后发凉的气势,他高大的身体微曲,臂膀上隆起的腱子肉告知他人此刻它的主人是有多么的认真。
他带着蹼的四指并拢,长长的指甲合在一起。朱毅这才发现沙德竟是不使用菜刀的!
【鱼人在水里的武器除了强壮有力鱼尾与具有精神暗示的声音之外,就只有小毅你现在看到的极为锋利的指甲了。他们的指甲又长又薄,边缘锋利,削铁如泥!完全可以当做刀来使用。并且,鱼人对自己身体的掌控力很好,对他们来说使用指甲比使用菜刀要方便的多得多!】
朱毅看着沙德将手下的鲜鱼开膛破肚,原本还有些憨厚的鱼脸此刻只能用可怖来形容。深蓝色的鱼眼眯成一条小缝,满是尖牙的大嘴笑的咧到了耳根,妥妥的就是一只夜叉。
但是这样恐怖的画面也不能让人忽视沙德手下渐渐显形的菜肴。
朱毅一直好奇,生活在深海里以鱼为食的鱼人会怎么吃鱼呢?
答案很简单,生吃。
对,没错,生吃。毕竟在水里你根本生不起火啊。
但是,不要以为生吃鱼是很简单的,这其中可是有很大的讲究的。
首先,鱼的腥味是很多人不爱吃鱼的原因。进过烹饪的鱼类尚且可以通过各种调料与手段来去除或掩盖腥味,但是,面对要原汁原味的来品尝的生鱼片时,那让人无法忽视的鱼腥味又该如何是好?
说到生鱼片,大多人想到的就是日本刺身。然而,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这些都是源自于中国的鱼类菜品!
刺身也称为鱼脍、鱼生、生鱼片,指将新鲜的鱼贝类生切成片,蘸调味料直接食用的菜品。起源于中国,在中国古代是常见的鱼类菜品,今流行于日本、朝鲜半岛等地。鱼生在中国古代逐渐式微可能是因多以淡水鱼为食材的关系,因为一般淡水鱼寄生虫较海水鱼多。
后来,这一伟大的菜肴在历史的演变与人为的传播下,竟然渐渐变成了他国的特色。说到刺身,人们第一时间就会联想到日本岛国,殊不知中国人吃刺身的历史可比他们早太多太多了!
中国早于周朝时就已有吃生鱼片(鱼脍)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就连出土的青铜器上都有“兮甲盘”的铭文记载,当年周师于彭衙(今陕西白水县之内)迎击猃狁,凯旋而归。大将尹吉甫私宴张仲及其他友人,主菜便是是烧甲鱼加生鲤鱼片。《诗经。小雅。六月》还记载了这件事:“饮御诸友,炮鳖脍鲤”,“脍鲤”就是生鲤鱼。《礼记》上也有:“脍,春用葱,秋用芥”,《论语》中又有对脍等食品“不得其酱不食”的记述,导致先秦之时的生鱼脍当用加葱、芥的酱来调味。
瞧瞧,咱们老祖宗的东西,就让我们这些子孙拱手让与了他人。
若是当初好好料理,发扬光大。如今也是会成为沿海一带城市出色的城市佳肴吧!
刺身既是生食,必然少不了一番处理。
在做刺身时,如果用不合适的刀具或不锋利的刀具,那切割时就会破坏原料的形态和纤维组织,造成脂类溃破,破坏原料本身的特殊风味。因此处理刺身的刀具相当重要,一般的厨师都会有5至6把专用的刀,可分为处理鱼类、贝类及甲壳类的刀,还可分为用于去鳞、横剖、纵剖、切骨等用途的刀。另外,做刺身用得比较多的工具还有刺身筷。刺身筷细而长,一端尖细,专门用于将切好排好的片状料摆放于盘中。
但是这个对于沙德来说却是不算什么的,毕竟对于沙德来说,鱼人的指甲堪比各种高级刀具。
只见沙德将指甲与鱼肉成九十度角,准备顶丝切。这样切出的鱼片筋纹短,利于咀嚼,口感也好。切忌顺着鱼肉的纹理切,因为这样切筋纹太长,口感也不好。
锋利的尖端刺破鱼肉鲜嫩的肌理,流出滴滴汁液。银鲷鱼纤细白皙的肉质如上好的美玉,鱼身在沙德的加工下一片片变为扇形陶瓷浅盘里那展翅欲翱翔于天际的仙鹤的羽翼。
朱毅几乎看入了迷,这手法,这速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