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样子,已经好几天没有开张了,所有的东西都是干干净净。
李时笙简单检查了一番,先回到客栈里接两个孩子。
到了客栈,两个孩子已经醒了,不仅穿戴好了,连被子都被叠的整整齐齐的,乖乖的在房间里没有出去。
李子裕看到李时笙回来了就忙问道:“娘,你去哪了?”
李时笙神秘一笑,拉起李子裕和李璎珞:“走,娘带你们去做生意,挣到钱后,就有银子读书啦。”
李璎珞问道:“娘,什么生意啊?”
李时笙笑笑:“到了就知道了。”
李时笙先带着两个孩子买了五斤猪大骨,三只杀号的肥鸡,又买了一些蔬菜和菌菇。
买完这些,李时笙又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了众生堂,一个肥头大耳的郎中接待了她们:“姑娘,身体不舒服吗?”
李时笙摇摇头,报了几种药材,郎中点点头,开始抓中药。
李时笙左顾右盼看不到李若云,便问道:“这位郎中,这里不是有个女郎中吗?怎么没看到她?”
胖郎中一边称药一边说:“哦,你说的是桃源村那个姑娘啊,哎,昨天她偷了人家的玉佩,逃走了,平时看她挺老实的,谁知道做出这种事,可亏了我这众生堂的名誉了。”
李时笙点点头接过药材包带着两个孩子又去买了些调味料和面粉,又买了一口小的铁锅,买齐东西的母子三人朝着面摊走去。
李子裕边走边对李时笙说道:“娘,若云姨娘怎么是这样的人啊,亏我之前还觉得她很好。”
李璎珞也说道:“是啊,以前,我最喜欢若云姨娘了。”
说完的李璎珞发觉自己说错话了,连忙又说道:“现在我最喜欢的是娘。”
李时笙说道:“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隔肚皮,所以娘才告诫你们,谁都不能相信,只有自己才能靠得住。”
两个孩子点点头应了一声,母子三人很快来到面摊。
李子裕和李璎珞兴奋的围着桌子转来转去,李子裕问道:“娘,你说的做生意就是这个摊子吗?”
李璎珞问道:“娘,这是要卖什么啊?”
李时笙笑着说道:“卖好吃的面条。”
两个孩子瞬间兴奋不已:“好啊,娘,以后我们就能天天吃娘做的面条了,真好。”
李时笙从附近的农户借了两锅水,一锅炖鸡汤,一锅炖猪骨。
又搭了个建议的灶台,放上买的小铁锅,这个小锅就负责煮面,另外两口大锅就是熬汤了。
李时笙带着两小只一起和面擀面条,两个孩子做的有模有样的。
一个时辰过去了,整条街里飘荡着浓郁的鸡汤香气和大骨汤香气。
很快就有一名头戴朱钗的妇人带着一个一身华服的看起来五六岁的小孩子来摊子里询问:“姑娘,你这面可真香啊,都是有什么面啊?”
李时笙笑着回答:“有鸡汤菌菇面十二文一碗,和大骨汤蔬菜面十文钱一碗。”
李子裕学着店小二的样子,邀请两人入座:“两位客官,请坐。”
那小大人的样子很快把妇人逗笑,妇人拉着小孩的手坐了下来:“你这小孩倒是有趣,多大了?”
李子裕不卑不亢的说道:“今年四岁了。”
妇人点点头对李时笙说道:“来两碗鸡汤菌菇面吧,第一次听说还有这种面,新鲜呐,哈哈哈。”
李时笙熟练的烧火煮面,捞面,浇卤子,很快两碗面就做好了,端上了桌子。
妇人夹起筷子吃了一口,顿时赞不绝口,小孩子本来很抗拒,皱眉挑了一根面条吃下,很快吃了个精光。
两人吃碗面,妇人边掏着银子边说道:“你这面确实好吃,和其他面摊的味道与众不同,我这挑食的孙子也吃了个精光。”
李时笙接过二十四文钱笑着说道:“我们这是新开张的面馆,欢迎下次来吃。”
妇人点点头,带着自己孙子走了。
李时笙递给李子裕一文钱,李子裕疑惑的看着手里的一文钱问道:“娘,这是?”
李时笙笑笑:“这是娘给你的工钱,我们子裕替娘接待顾客了,这是给你的奖励,你可以随便花,也可以攒起来。”
两个孩子对视一眼,眼睛一亮。
有了第一位顾客,很快又来了一位顾客。
李时笙很熟悉,正是昨天在客栈花了十两银子买了自己一碗面条的人。
王管家笑呵呵的对李时笙说道:“从这南边那条街寻着香味而来,竟是姑娘,哈哈真是有缘,在下姓王,乃是京城陈府的王管家。”
李时笙点点头笑着:“王管家有礼了,昨天公子吃的还可好?”
王管家捋了一把胡子:“都是姑娘的功劳啊,我家公子很喜欢姑娘做的面。”
随后又看着灶台上的两口锅询问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