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合作社学堂的窗照在案前,咿呀学语的孩童们正跟着读书先生学习大宋第一批制印刷的大宋教育出版社的国语课本。
窗外远处的平地上是近百名农民齐力收着丰硕的水稻,其中一位农民笑着说:“这‘生产合作社’真是好啊,以前咱们都是各干各的,遇到问题也没个帮手。现在大家一起种地,互相帮忙,收成也比以前好多啦!”其他人纷纷附和,笑声在田间回荡。
一个年轻人走过来说:“爹,听说朝廷还准备推行农业新技术,到时候咱们的日子肯定更红火!”老农点点头:“是啊,咱大宋皇上圣明,一心为民,重返故土指日可待!”
水稻一捆捆的堆积在平地形成了一座小山,
日已西斜,金黄的余晖洒在大地上,映照着农民们幸福的脸庞。
政事堂内,赵昺与几名大臣坐在一厅内
“左丞相,他就是你口中的李农兴?”
“没错,陛下,他就是在科举中崭露头角又同时喜爱农业的才子,李农兴”陆秀夫点头道
这时,一身着素衣的中年男子连忙鞠躬道
“微臣李农兴,见过陛下”
“好,你且说说你为何如此热爱农事”赵昺好奇而严肃地问到
“微臣自幼对农事颇感兴趣,长大后又熟读《管子》,管子有道,仓廪实而知礼节。我身为一为民众做事的朝廷官员,要想教化好民众,首先就要让民众摆脱饥饿。”
只听耳边一巨响,赵昺一巴掌拍在案上,惊得众人惊愕地看向赵昺,却见赵昺大笑道
“说得好!说得好!李农兴,你继续说”
李农兴拱了拱手便又说道
“所以微臣便在生活中常去走访农户,记录农户们能够丰收的信息,以此来推断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微臣还曾研究改良过农业生产工具,但未能成量生产”
赵昺连忙上前拍着李农兴的双肩,笑道
“好!官家这就设农部,命你为农部部长,你可以去搜寻相关热爱并掌握一定农业知识的人加入,不必向我批示。拨朝廷十分之一俸禄的作为你们研究和生产的经费,一定要振兴咱大宋农业”
谁也没想到,原本只是工部下辖的水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李农兴竟然会在短时间内青云直上,连升了好几级。这突如其来的惊喜让他整个人都呆住了,一时间竟是惊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眼眶里渐渐噙满了泪水,心中那股强烈的感激之情根本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赵昺深深地明白,李农兴这个人绝对不是那种只会说大话、放空炮的官员,他确实是一心一意地想要为这个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广大的农民群众谋取福祉。这种清正廉洁、一心为公的好官实在是太难得了。
次日清晨,晨曦微露之际,李农兴便已早早地起身洗漱完毕。他身着整洁的朝服,神色庄重而严肃,准备迎接新一天的挑战与责任。随后,他跟随在小太监禧安身后,踏上了前往京城旁赵昺划定好的农部官邸之路。
一路上,李农兴心中充满期待和使命感。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要的任务,要为国家的农业发展贡献力量。当他们抵达农部府时,眼前的景象让李农兴感到一丝震撼。府外竟然有一队警队专门负责安保工作,这显示出朝廷对农部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其安全保障的决心。禁队士兵们守卫在农部府的四周,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他们的存在不仅给人一种安全感,更体现了朝廷对农业事务的高度关注和支持。这种安保措施也让李农兴明白,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不容有丝毫马虎和懈怠。
走进农部府内,宽敞明亮的大厅中布置得庄严肃穆。墙壁上悬挂着赵昺特意吩咐的炎帝神农氏和农圣贾思勰的画像,希望激励每一位在此任职的官员。李农兴深感责任重大,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发展农事生产,不辜负朝廷和百姓的期望。